追求一种常态改善和常态积累,把重心真正放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和美感之上,而不是那种形象工程和城市建设强迫症
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提速,提炼城市精神,培育城市文化,已成为有思考的城市管理者的追求。
在我看来,城市精神的凝聚,城市文化的发展,本质上不是一种政绩层面的宏大叙事或运动浪潮,更不是修辞或表述上的出奇制胜、精雕细琢、一语惊人,而是城市自然环境、城市历史传承、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管理质量四个方面的常态积淀。
城市的空间在扩大,城市的自然面貌和建筑面貌在改观。海岸在填海,山地在劈山,山林和地下都在拓展,大量的老房屋,甚至是房龄不会超过20年的房屋都被夷为平地,为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建筑腾出空间。城市的体量、流通量和生产能力都在增加,根本上体现为GDP的增加。然而,在这种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却有着这一切是追求什么价值的观念,有着一个深层文化理解的定位问题。
有些人往往有一个似乎驳不倒的理由:经济规模扩大才能带来巨额的税收,有了钱才能谈得上建设城市——包括文化建设和生活改善,才会有令人啧啧称奇的“城市精神”。真的只有这样一种单向思维的道理吗?在当代环境哲学和城市管理思维中,有一种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真思考和广泛共鸣:经济活动的体量与人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生活感觉并不是正比关系,并不是水涨船高的关系。
笔者所在的城市,10年前,甚至5年前,不仅蓝天碧海、优美大气,也基本不堵车。现在看一看,市内基本上没有不堵车的地方,行人和居民摇头叹气。城市管理者为了应对,基本思路是把城市改造为大马路和大停车场。马路由四车道变成六车道,人行道由两米变成不足一米;原本幽静,有家园之感的街巷,邻居们可以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的地方,现在道牙子被削平,变成了整齐的停车场,留给行人的只有侧身挤过的几十公分通道。发展汽车产业,扩大汽车销售,甚至是增加汽车维修企业,这些的确都可以带来GDP和税收的增长,但它给看得见的城市面貌和人们心中的城市精神带来了什么呢?城市管理者在这方面应该有治本的建设思路,而不是忙于扩大经济体量,然后忙于应对它所带来的难办问题?毋庸讳言,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在怎样理解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本质上,政绩之观和百姓之感是大为不同的。
美国学者雅各布1961年写过一本名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提出了“城市生态学”,强调“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她指出“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牺牲品”。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自然积淀的精神面貌和性格气质,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状态的缤纷展现,这些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生活化、平民化和常态化的东西。一座城市各种文化因子碰撞,交融之后形成的斑斓,宽容的特色,要通过日常生活、普通市民、普通游客的生活感受和所见所闻显示出来,历史和时代的深层内涵和逐渐变化要体现在普通人和日常事之中。所有这些,处理得好的话,会以独特的审美形式呈现出来。
所以,追求一种常态改善和常态积累,把重心真正放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和美感之上,而不是那种形象工程和城市建设强迫症,一座文明、健康、有人情味、有亲切感,繁荣而适度的城市,定会以这种清醒态度和实践处理赢得外面世界的尊重和称赞,更为本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