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改革实现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李佐军

新常态意味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但进入新常态并不会一帆风顺,一些潜在风险正渐渐浮出水面。在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关口,要紧紧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化解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风险。实现向新常态顺利过渡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机遇和对策做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澄清了很多对新常态的模糊认识,指明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政策着力的重点,意味着中央已明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意味着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将不再走过度刺激的老路,而是要尊重规律,保持定力,顺势而为;意味着改革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是由一组新常态构成的画卷,包括: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三是经济增长动力的新常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主要依靠需求边“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向主要依靠供给边“三大发动机”——全面改革、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转变,从主要依靠外需向主要依靠内需转变,从主要依靠投资向主要依靠消费转变,从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向主要依靠社会投资转变。四是财富分配的新常态,“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即实现财富分配结构从偏重国富向偏重民富转型,从少数行业和少数人富裕向各个行业和广大民众共同富裕转型。

新常态意味着一系列新的机遇。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已很大,基数已很高,即使保持中高速增长,也将为全球经济创造很可观的增量,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投资机会。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将呈现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中西部地区和一些新兴城镇、新兴农村地区将产生越来越多的机会。随着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多元化,中国经济的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制度环境将进一步规范。随着财富分配更多惠及广大民众,中国内需潜力将进一步提高,民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进一步迸发。

进入新常态并不会一帆风顺,一些潜在风险正渐渐浮出水面。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惯性,企业、民众和政府对高速增长有“路径依赖”,当经济速度换挡、结构调整时,难免会出现阵痛,引发一些问题、矛盾和风险。特别是多年来积累的高房价、地方政府债务偏高、影子银行、产能过剩等,在进入新常态过程中会使一些潜在风险暴露出来。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改革、转型、创新和科学的宏观调控予以防范和化解。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关口,要紧紧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化解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风险。实现向新常态顺利过渡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使经济尽快从“速度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避免经济增速下降过程中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下降,才能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压力和动力,促进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中西部地区和新兴城镇农村地区的发展,才能在传统动力退出过程中及时补上新动力,才能实现财富分配结构的合理转型。深化改革之所以可以达到这些效果,是因为改革可以优化责、权、利配置,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可以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改革可以改善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预期,增加经济增长的动力。

“知易行难”,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行动和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已描绘了未来改革的蓝图,现在更需抓紧逐项落实改革举措,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为向新常态平稳过渡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