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市大鹏新区:
打造生物产业集聚基地
本报记者 佘惠敏

数据显示,目前海洋、生物、健康、新能源为核心的创新产业已成为大鹏新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4.3%。

本届高交会上,大鹏新区共展示了10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和2个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第十六届高交会上,包括亩产800千克的谷子杂交品种在内的多项全基因组分子育种技术成果在深圳市集中发布,为我国基因平台建立和基因科研技术发展再添精彩一笔。据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及国际水稻所联合启动的万份国际水稻核心种质重测序项目,完成了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重测序及信息分析,将为水稻分子育种提供最全面、最完整的信息指导。

创新载体成展示亮点

基因育种、基因组学作为当前热门的生物创新研究,在本届高交会1号展馆最为耀眼。其中,由农业部和科技部共同批复建立的“农业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创新载体,成为本届高交会的一大亮点。

本届高交会上,大鹏新区集中展出了深圳多个重点实验室,其中美国贝勒医学院终身教授王荣福领导了一个由近30位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大鹏新区生命科学产业园建设“因诺转化医学研究院”。其团队成员包括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据了解,“因诺转化医学研究院”将为大鹏新区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肿瘤免疫治疗中心。

大鹏新区还展出了由华大农业平台建立的6个具有强大科研能力的创新载体。包括深圳作物分子设计聚合育种工程实验室、深圳动物基因组辅助育种工程实验室等。

此外,广东省农作物核心资源开发应用企业重点实验室也在本届高交会亮相,集中展示了大鹏新区的产业布局。大鹏新区共展示了10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和2个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目前,该区还在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通过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创新政策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载体加盟,大力推进“生态岛、生物岛、生命岛”建设。

高端科研成果集中亮相

本届高交会上,诺贝尔奖生理医学奖获得者马歇尔教授团队和美国两院院士罗兹曼团队的两个项目在大鹏新区以展板形式与大家见面,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团队打造的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际重大实验室项目、霍普金斯(深圳)医药研究院项目等国际国内一流科技创新项目也成为其生物产业领域的展示重点,凸显了大鹏新区在生物产业、生命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点建设方向。

此外,世界第四个基因库、被列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的深圳国家基因库项目分两期在大鹏新区进行建设。国家基因库联盟项目主管彭登介绍,国家基因库基因数据库一期主要建设高性能数据中心,将于明年5月份完成建设。彭登介绍,国家基因库动植物基因样本将致力于留存我国动植物种质保存。通过高交会的展示平台,国家基因库期望能向民众展示国家对于动植物、人类资源的保存。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推出的新中微子振荡研究成果也在高交会上亮相。这一科学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数据显示,目前海洋、生物、健康、新能源为核心的创新产业已成为大鹏新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4.3%,广核岭澳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海油国产R0110重型燃机通过168小时联合循环试验运行考核填补国内空白。比亚迪液晶显示屏、高清摄像头、镍氢电池等项目取得较大进展。

作为生态生物岛,深圳国际生物谷最新建设进展也在高交会上呈现。这一项目核心区集中创新发展生命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等六大核心产业,以建成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据悉,到2020年,深圳国际生物谷科研、教育、产业、生活等软硬件设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