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创 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企业做不了的事
本报记者 董碧娟

把在国外实验室“襁褓”中的技术“宝宝”抱来,精心哺育调养,最终让它变成市场上极有竞争力的“大将”。这个过程中,要拨开层层技术迷雾慧眼识珠,巧妙化解知识产权等掣肘因素,还得克服一系列难以预料的技术落地障碍等等,这是谭鸿鑫和他的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团队每天都要面对的事。

谭鸿鑫讲了一件他们团队最近的得意之作:膨胀机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加工、发电工程、能量回收等领域。可现在广泛使用的膨胀机往往效率不高,能量浪费在所难免。“就拿天然气管道来说,用高压运输,到用户那里则是低压,这个过程中往往造成压力能的白白浪费。有没有一种设备能充分利用广泛分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压力能,真正做到节能环保呢?”谭鸿鑫的这个问题,其实是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个强烈的诉求。

带着这种诉求,敏锐的科威团队在美国一个大学的实验室里发掘到了一种新型的转子式膨胀机技术的原型,引入我国进行了针对性应用研究,再以这个技术吸引来投资者,于去年年底孵化出了无锡玄同科技有限公司,大阔步地开展产业化。这个在很多应用领域填补了技术空白能够将效率提高10%、成本只有传统设备一半的新型膨胀机,落地无锡不久就吸引来国内知名能源企业的合作。

像这样的案例,对于已经走过十余年国际技术转移之路的科威来说,简直不胜枚举。他们不仅帮助国内企业引来国外好技术,将国内技术送出国门,还实现了“两头在外”——将一项外国的技术转移到国外另一个国家。“不少日本、印度等国的企业都通过我们寻求技术转移。”谭鸿鑫说。伴随着技术转移业务在世界范围内的落地开花,“科威”这个中国技术转移品牌也开始得到国际的认可。

现在,科威每年的技术转移服务收入能够达到2000万元。尽管如此,在谭鸿鑫这位技术转移“老将”眼里,业务却是越来越难做了。“过去,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很简单,一个高压锅都能转让。而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技术就能解决,而且获得这些技术也越来越不容易。”

除了市场对技术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才问题也是一大挑战。尽管“国际味”十足的科威团队博士硕士一箩筐,可他们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技术转移这个行业,人才流动还是很大的。有一定积累的人才很容易被其他机构以高薪挖走。”

在谭鸿鑫看来,要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就必须通过政策营造一个更好的从业环境,使人才获得充分的职业认同和成就感。“做技术转移行业的人多是一些复合型优质人才,要让这些人才发力,就必须让他们在职业中真正得到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面对这些难处,谭鸿鑫一点儿都不怵。“我一直都是乐观的人,相信问题一定没有办法多。现在国家越来越支持我们这样的技术转移机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我们也一直在学习、思考,如何搭上国家创新驱动的车,快步发展,帮助更多企业做他们完成不了的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