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如期谢幕,在历时184天的时间里,青岛世园会累计入园游客400余万人次,主题馆、植物馆、园艺文化中心等展示性场馆累计接待游客约900万人次。60多万学生、教师、军人、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享受优惠。
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凸显了“自然创造、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三大理念,体现了“海洋、山地、生态、科技、开放”五大特色,为广大游客呈现了一场“海陆空荟萃、新特异云集”的园艺大观。本届世园会获得诸多荣誉:荣获“世界设计建造金奖”;获评国际花园旅游奖年度最佳展会;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通过了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初审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初审……
赞誉和荣誉无疑是青岛世园会成功的标志之一。盘点青岛世园会,会发现更宝贵的,是其所带来的诸多无形的财富。
世园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本届世园会的主题为“让生活走进自然”,自筹办以来,以生态、环保为唯一标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生态自然,坚持“少破除、多保留,低干预、高顺应”,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借助原有山地、水库、植被等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园艺景观。工程建设注重绿色低碳。在国内大型展会首次系统化地编制实施《绿色建设导则》,创新性提出110项绿色、低碳、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世园会是绿色产业发展的交流平台。青岛世园会有35个国际展园,涉及37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竹藤组织,设计方案全部由参展方自行组织;国内展园则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省级行政区。这些展园展现了精湛的园林技艺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成功实现了“五洲聚会、中华团圆”。
世园会是花卉园艺文化的传播典范。青岛世园会通过植物配置、展园陈列、花卉竞赛等,呈现“海陆空荟萃、新特异云集”的园艺大观,共配置植物1700多种。同时,着力发掘园艺文化内涵,从规划创意到场馆形象、从景观营造到展陈设计、从展园布置到演艺活动,文化与园艺在这里相互融合、相映成趣。
世园会是展会运作模式的有益探索。青岛世园会努力打破传统展会思维,探索将世园会这类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项目真正办成惠民工程、利民工程。原则上,青岛市地方财政不直接投入世园会筹办,所需资金全部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同时,通过青岛世园会的品牌效应,吸引了30多家知名企业参与赞助合作,实现了赞助企业与青岛世园会的合作共赢。
世园会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青岛世园会举办地李沧区,过去与青岛南部城区差距很大,为充分发挥世园会的带动作用和外部效应,他们在世园会及周边规划建设安居、兴业、休闲三位一体的世园生态新区,大大加速了园区及周边区域社区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完成了水电气暖路等配套设施从无到有的规划建设,使这一区域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的嬗变。
细细盘点,青岛世园会带来的财富还有很多,像市民素质的提升、运行机制的创新、信息化的综合应用等。这些无形的财富,无疑会为类似会展提供借鉴经验,更可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模板和样本。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其成功的逻辑和可供借鉴的经验,相信青岛世园会这些无形财富,定能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10月26日起,青岛世园会将正式闭园。届时,园区将整体保留并进行全面修整,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对花草树木进行养护,对场馆和片区进行丰富提升,将园区打造成一处以园林艺术为主题的城市大花园,为市民提供山清水秀休闲娱乐好去处,进一步惠及周边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