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金 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银政企对接 化解信息不对称
青岛打通技改贷款“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刘 成

没有技术改造,就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去年,青岛市决定每年从财政拿出1亿元为企业技改贷款贴息,但实际运行中却发现,企业很难获得技改贷款。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得不采用流动资金贷款方式获得资金,而这种贷款方式,按规定不能用于项目投资,也得不到贴息。

企业为何难获技改贷款?青岛市经信委技改处处长楚宪峰告诉记者,对银行来说,由于技改贷款收益不如流动贷款高,导致银行动力不足,同时对技改项目的优劣也心存顾虑;对企业来说,技改贷款手续复杂、准备周期长,也使企业不愿选择技改贷款。另外,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还有技改贷款这项业务。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政银企’对接来破解这一难题。”据楚宪峰介绍,青岛市经信委首先与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市经信委负责推荐技改项目,以解决银行对技改项目把握不准的难题;由3家银行负责考察企业的其他信用资质,全部合格,就可以发放技改贷款。“目前,这3家银行已确定5年内发放200亿元技改贷款。”楚宪峰说。

在此基础上,青岛经信委开展了“技术改造政策进基层活动”,派员深入各个区市,向企业讲解技改贴息政策等。目前,已经有1500多家企业得到了这种“贴身”指导。

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银行和企业的积极性。据青岛农商行副行长丁明来介绍,该行以前不做技改贷款,与青岛经信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今年以来已为11家企业提供了1.6亿多元的技改贷款,“虽然技改贷款比流贷收益小一些,但经信委认可的技改企业都是后劲足的好企业,我们通过技改贷款与他们建立了业务关系,等于及早掌握了优势企业资源。”

“技改贷款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博宁福田智能通道设备(青岛)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爽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获得了不少订单,亟须扩产升级,但后续资金一直解决不了。通过与经信委和银行联系,公司也终于在6月拿到了5年期的3000万元技改贷款。

“贷款‘最后一公里’打通,开展技术改造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了。”楚宪峰说,“青岛市技改贷款呈直线上升趋势,从贴息情况看,去年用了60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申请的技改贷款贴息就已超过5000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