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外机器人产业是如何发展的(下)
规划创新 抢抓先机
3月11日,在德国汉诺威IT展上,一家英国公司的工作人员展示机器人。 新华社发
“2014年欧洲机器人周”将于2014年11月24日至30日举行。图为“欧洲机器人周”的宣传画。
本报记者 严恒元摄
2014年3月在法国里昂举办的欧洲机器人年展。 本报记者 胡博峰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创新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欧洲各国纷纷加紧制定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战略,欧盟也提出了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具体方案,以期抢占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欧盟:欲占产业制高点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严恒元

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与欧洲机器人协会共同宣布推出名为“SPARC”的民用机器人研究与创新计划。“SPARC”计划实际上是欧盟委员会与欧盟私营企业及机构进行公私合作的重大项目。用欧盟委员会负责数字日程事务的副主席克勒斯女士的话来讲:“机器人领域正在进行一场革命。欧盟不应追随这场革命,而要领导这场革命。机器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众生活和创造就业机会,是美好未来的好伙伴。”

欧洲机器人协会是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家行业协会,其会员包括全球180多家致力于研发机器人的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科技实力非常雄厚。根据合作协议,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机器人协会将为“SPARC”计划分别出资7亿欧元和21亿欧元。据了解,“SPARC”计划将在欧洲机器人协会的监管下运行。欧洲机器人协会负责制定为实现“SPARC”计划目标的“欧洲机器人线路图”。

欧盟委员会有关官员指出,全球机器人产业目前的年产值约为220亿欧元,预计到2020年能提高600亿欧元以上。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计划有望为欧盟创造24万个就业岗位,为增强欧盟工业竞争力插上新翅膀。欧盟委员会预计将有200多家企业及机构、12000多名研发人员参与“SPARC”计划。“SPARC”计划将致力于研发工业、农业、医疗、运输、民事安全、制造业和家政等领域的应用型机器人,并且提升欧盟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的地位,将欧盟机器人工业产值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上的份额由目前的35%提升到42%。

克勒斯指出,欧盟将采取公私合作的方式完成“SPARC”计划,因为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共享思想、整合资源,是确保欧盟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保持领先地位的最好方式。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工业竞争力,而且可以促进农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欧盟工业要想保持全球竞争力,就必须全面引入自动化系统,广泛使用高级机器人。只有机器人可以使欧盟工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研发机器人工作一直是欧盟数字议程和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助支持的重点优先领域。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2007-2013年)投入机器人的研究经费为6亿欧元,最新的研发框架计划(2013-2020年)对机器人研发的资金投入增加到140亿欧元。作为欧盟机器人技术研发创新活动的主要协调协同执行机构,欧盟机器人研发创新公私伙伴关系正在制定欧盟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路线图与时间进度表,积极统筹和优化配置研发创新资源,鼓励跨成员国、跨行业和跨学科组成研发团队,联合攻关系统设计、感应处理、环境识别、智能控制、认知系统、人机互动、行动计划、安全可靠等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的自治机器人相关技术及应用。

克勒斯女士希望“SPARC”计划能够点燃欧盟机器人领域的革命。她表示,欧盟正在研发的机器人都是高级机器人,集现代科学技术于一身,其智能化水平让过去的机器人看上去都像是原始人。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高级机器人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传统机器人市场趋于饱和,欧盟重点关注新兴市场(如专业服务、医疗护理与家政服务等市场)的机器人研发创新领域,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商业竞争优势。总的看来,欧盟目前正在研发的机器人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应用于制造行业的先进机器人,可进行精巧外科手术和协助病人康复的医疗健康机器人,协助残障儿童具有自我学习功能的伙伴机器人,协助和照顾孤独老年人生活的家政护理机器人,具有人类行为举止的智能研究型机器人,用于开采油气或海底作业的专用机器人,驾驶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交通机器人,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有致命威胁如细菌病毒学或化学或放射性的实验室机器人,用于军事和安全领域从事危险防暴工作的武装机器人,执行特殊使命的特殊机器人等。

法国:国家引导 研企对接

本报驻巴黎记者 胡博峰

从2014年9月开始,法国电视台知名的脱口秀节目《大地你好》出现了一个新的主持搭档,那就是由法国阿莱德巴郎(Aldebaran)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NAO。

自NAO诞生以来,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400家实验室购买了总数超过3000台的NAO,其中日本东京大学在2010年就曾一次性购入30台NAO,帮助他们进行科学实验。目前,NAO最主要的作用是进行科学和医疗研究,特别是在治疗儿童自闭症及阿尔茨海默症方面,NAO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治疗平台,也成为法国机器人工业发展水平的见证。

起步晚:直面机器人产业五大问题

法国在机器人研发产业方面的起步并不能算早,法国机器人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直到进入21世纪后,才陆续有一些有政府资助背景的机器人研究项目启动。2001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启动“ROBEA计划”,先后投资320万欧元进行机器人研发;2003年,法国实验室与日本AIST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机器人研究联合实验室”(JRL),共同开发了HRP2研究平台;2006年,又有25个项目获得法国政府提供的总数在1500万欧元左右的资助;2011年,法国启动“投资未来”项目,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资200万欧元,资助15个实验室的机器人研究开发工作。

除资金支持外,法国政府还非常重视机器人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法国机器人研究集团成立,聚集了60多个科研实验室。截至2010年,法国科研界共有由600名研究人员和300名在读博士构成的60多个研究团队从事机器人研究行业。

分析认为,法国虽具备了机器人领域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仍存在五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科研成果转化不足,缺乏大型企业;二是市场定位不准,难以形成领军企业;三是亟需提高政府对机器人研发和工业化的支持;四是私营投资领域仍有待推动;五是机器人产业作为新兴行业缺乏组织性。

定位高:争当工业革命“主角”

法国前工业振兴部长蒙特布尔在参加2013年法国里昂欧洲机器人年展上,宣布了法国机器人发展战略计划。该计划援引欧盟委员会的数据称,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创造的总产值或将达1000亿欧元。

根据这一计划,法国将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2020年前成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服务型机器人研发和使用领域具有国际主导权的五强国家之一。这些措施包括:

第一,扩大法国机器人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倡议定期召开全国机器人工业大会。确保法国机器人品牌走向世界。其中包括鼓励法国公司在所有机器人主题的展会上积极崭露头角,同时要求法国本土的机器人公司在世界三大机器人展会(韩国ROBOTWORLD机器人展会、日本IREX机器人展会、德国AUTOMATICA机器人展会)中,至少能够确保跻身其中之一。

第二,优化法国机器人产业结构。包括建立机器人工作委员会。确定重点优先发展领域的行动计划。即交通和物流机器人、国防和安全机器人、环境机器人、智能机械机器人和个人辅助机器人。鼓励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合作。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主要有法兰西岛、罗恩-阿尔卑斯地区、中部比利牛斯地区工业园区等。

第三,加强研发力度。法国采取了强化法国机器人学术界的领先地位、促进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欧洲机器人研发项目等举措。同时加强机器人研究基础设施、促进研究室与中小企业对接、促进产业研发。

第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利用国家数字化社会基金支持机器人产业领域中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创建总额达6000万欧元的机器人风险投资基金,以支持相关产业。此外,这一计划还提出重视发挥政府和企业采购的引导作用,支持政府对机器人进行采购,鼓励企业加强具有机器人技术的自动化设备引进。

德国:

瞄准产业前沿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志远

现代制造业完全是自动化的天下。而作为自动化核心要素的工业机器人,是德国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也是参与未来国际制造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德国机器人制造业起步晚,但发展快。德国稍晚于日本引进工业机器人,但基于二战后劳动力短缺和提升制造业工艺技术水平的要求,德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极为迅速。目前,除了应用于汽车、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外,德国工业机器人还广泛装备于传统产业,积极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273台/万人,是法国的两倍多,英国的四倍,保持着欧洲最大多用途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

德国机器人已经在世界市场上“炙手可热”。VDMA机器人和自动化专业协会董事会汉斯—迪特·鲍姆特洛克说:“毫无疑问,世界范围内对德国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很高,且正在稳步增长”。德国2013年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30亿欧元。2008年至2013年间,德国制造的机器人数量年均增长9%,出口量年均增长11%。2013年,世界上每9个工业机器人中就有一个来自德国。

德国政府在工业机器人发展初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之后,产业需求引领工业机器人向智能化、轻量化、灵活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德国政府在推行“改善劳动条件计划”中,强制规定部分有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为机器人的应用开辟了市场。1985年,德国开始向智能机器人领域进军。经过多年努力,以库卡(KUKA)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目前,德国政府推行“工业4.0”战略,构建“智能工厂”,打造“智能生产”,把物联网及互联网引入制造业。在此战略背景下,德国机器人制造业的重点课题是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合作。鲍姆特洛克说:“正如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与人之间通讯方式一样,‘工业4.0’也将改变人与机器之间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在未来的“智能工厂”里,通过智能交互传感器,不仅人类可以对下一代工业机器人进行远程管理,而且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机器人与生产零件之间都可以相互“交流”,指挥生产线进行自主生产。鲍姆特洛克认为,这一愿景实现的重要前提是全面的安全技术。在“智能互联”的时代,信息安全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工业4.0”战略下的相关研究项目主要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能源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仅德国联邦政府对该项目的投入就已达到2亿欧元。该项目也已经得到了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在其下属6至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所引入“工业4.0”概念,西门子公司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引入其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