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瞄着消费需求筑牢安全“篱笆墙”
本报记者 刘松柏

未来3年,“筑篱”专项行动将通过提高国内外标准一致性、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社会热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开展标准宣传服务等4方面集中发力和消费品安全立法,用标准筑牢消费品的“安全篱笆”,保障消费品安全、提振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增长

前不久,上海质检部门抽查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壁纸九成不合格,这让广大消费者的心凉了半截,看似环保美观的壁纸却含有增塑剂,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但查阅相关卫生规范,却找不到该物质的含量标准限定。类似的情况在不同的产品中多有存在。

“致癌”、“涉毒”、“涉重”……每当威胁公众健康的消费品安全风波出现的时候,广大消费者会不假思索地把目光投向监控管理部门,却总是失望地发现“没有标准”或标准陈旧滞后。

“消费品安全标准是提升消费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关键。”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说,目前我国轻工、纺织、涂料、建筑卫生陶瓷等消费品领域,现有相关国家标准3000余项、行业标准4100余项,基本覆盖了消费品工业方方面面,构成了门类相对齐备、结构相对合理的消费品标准体系,但相对于消费品工业快速发展、产品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消费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在局部范围内仍然存在不适应、跟不上的情况。

标准缺失老化致经济受损

标准的缺失和滞后给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明显的不利影响。目前,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比我国上世纪80年代水平还低10至20个百分点。“造成我国整体消费力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消费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与消费者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说。

除了国内市场,因标准问题导致的出口退货在外贸市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3年中国出口欧盟总额达3702.7亿美元,其中儿童用品是拳头产品。然而,今年1月至7月,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对中国儿童用品共发起通报449起,出口商损失严重。据了解,对华通报数长期占据系统总通报数的50%以上,有时会高达70%。

从四方面集中发力

针对我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当中存在的问题,10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等5部委、7省(市)、35家单位共同启动了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目标是到2016年底,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消费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和共治机制,系统提升消费品安全标准化工作能力,推动国际标准转化、互认,提高国内外标准一致性,不断提高消费品标准安全水平和实施效益,在标准创制、实施应用、公共服务等环节筑起牢固的消费品安全防线。

在谈到如何具体“筑篱”时,国家标准委工业二部主任戴红介绍,未来3年,“筑篱”专项行动将主要开展4方面的具体行动。一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在11个重点消费品领域加快国际标准转化和中国标准国际化步伐,大力推动与主要贸易国的标准互认进程,提高国内外标准一致性。二是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消费品中化学危害、儿童用品基本安全等跨领域通用安全标准,兜住消费品安全底线。三是推动标准化工作与社会热点需求“相向而行”,加快制定《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空气净化器》等涉及安全的急需标准。四是开展标准宣传服务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机关的助企惠民行动,建设消费品安全标准服务网,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标准化“一站式”信息服务。

同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消费品领域的质量安全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消费品安全法研究工作,法律草案目前正在研究起草。

田世宏表示,通过这4方面集中发力和消费品安全立法,最终实现用标准支撑国内外市场“双满意”,用标准筑牢消费品的“安全篱笆”,保障消费品安全、提振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增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