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珠三角地区被称为经济的前沿、科技的“洼地”。为补齐创新能力短板,各地政府不约而同地萌生了“联姻”大院大所的愿望,东莞市政府形象地称之为“傍科技大款”。然而,真要“傍”出实效是一门学问。搞不好,真金白银的投入打了水漂,合作也成了“面子工程”,这类教训在各地都不鲜见。
而珠三角新型研发机构的成功实践,秘诀不外乎两点:
一是脚踏实地的产业化导向。珠三角各地在选择“科技大款”时,最看重的不是技术是否“国际前沿”,而是能否与本地产业有效对接。
二是突破藩篱的体制机制创新。珠三角的新型研发机构永远在创新,不拘一格的创新性,使它们能够用足“科技大款”资源,因地制宜助力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