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己平报道:柳尧宝是记者在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多次采访的企业家,他供职于烟台大宸珲春水产有限公司,负责在珲春的水产生产组织,带领朝鲜劳动技术人员加工从俄罗斯和朝鲜进口的海鲜,成品出口到欧洲、北美和日本。柳尧宝说:“我十分看好延边在东北亚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作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定位,这里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海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吉林省延边州地处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1992年3月9日,国务院划定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之一,同时批准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2012年4月24日,国务院还批准设立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在政策的带动下,延边州以开放促开发,老工业基地活力迸发。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张安顺说,延边的变化得益于念好“六字诀”:放、活、通、提、聚、干。
“放”即开放合作。与俄罗斯苏玛集团合作开发扎鲁比诺港,推进中俄珲春—哈桑经济合作区建设,对朝协助推进中朝罗先经贸区建设,对韩主要吸引浦项、农心等韩资企业,以商招商。“活”即用活边民互市政策,依托珲春中俄、中朝互市贸易区发展边贸,扶持图们朝鲜工业园,引进韩国惠人电子等27户企业入驻,充分利用“图洽会”、“中国延边·俄罗斯远东市长合作会议”等交流平台,提升国际合作的活力。“通”即与外界互联互通,是发展的核心和先决条件。延边人多用“口袋底”和“口袋嘴”形容这里的地理位置。位于边境地区对内陆来说是“口袋底”,如果将眼界放宽至日本海和太平洋,这里就是“口袋嘴”了。延边加快建设“四路、五线、七桥”,通过俄罗斯的扎鲁比诺港和朝鲜的罗津港,实现借港出海;同时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提”,是提升开放平台,使之成为延边的“金字招牌”。依托珲春国际示范区建设,珲春实施城市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聚”,是利用俄朝丰富的煤炭、木材、海产品资源,加快产业集聚,建设煤炭、木材、海产品、纺织服装、国际物流五大基地。“干”,是先行先试,不观望,不争论,不等待,大胆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除了在中俄、中朝边境建设出口加工区,利用全国惟一的对朝出境加工复进境政策,在珲春有4户对朝出境加工复进境政策试点企业在朝鲜设立了13个加工厂。
今年以来,记者参加延边州的几次大型经贸活动,感到延边的“国际味儿”越来越浓。来自东北亚和欧洲的客商积极寻找商机,纷纷表示看好这个富有潜力的商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