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转型升级”已成为酒店业最热门的关键词——如家、格林豪泰等以经济型酒店起家的公司都纷纷出招,推出了各自的子品牌,“抢食”市场份额。
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曾经公开表示,以往的新店拓展中,定位经济型的如家快捷占据比例最大,在未来的发展中,如家集团会非常注重中高端板块的扩张。“定位于高端商务型的和颐酒店今年计划新开业20家左右,预计到明年,该品牌全国门店可达100家。”孙坚说。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铂涛酒店集团则打出了一套“7天组合拳”,推出了新品牌7天优品和7天阳光。据了解,7天优品将进入二、三线城市,而7天阳光则将深入四、五线城市主攻县镇市场。7天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7天计划签约700家分店,未来5年计划平均每年增加分店600家。
各路新品牌的不断涌现,意味着在经历1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我国酒店业已开始向品牌多元化转型,对市场进行再度细分已是行业内不争的事实。
但是,经济型酒店的转型升级面临不少挑战。近年来,我国不少经济型酒店的利润空间逐步收窄,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更让他们“雪上加霜”。统计显示,目前新开业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投资额增长了18%,物业租赁成本平均上涨29%,店长平均年薪上涨24%,而营收增幅仅为11%,目前平均利润率仅为10%至20%。
“千店一面”也是困扰经济型酒店发展的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增多,参差不齐的经济型酒店产品模式、服务标准和装修风格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使挑剔的消费者心生厌倦。
困难和机遇总是同时并存。这两年,一些三、四星级酒店经营欠佳,尤其是政府严控三公消费等新政的出台,让一大部分中高端酒店难以为继,遭遇发展“瓶颈”。这就给一直主打“亲民”价位的经济型酒店带来了转型升级,特别是向中高端市场进军的契机。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在一线城市中,四星级酒店平均每间客房每晚收入为271元,三星级平均为178元。“这与经济型酒店每晚的收入差距不大。”从事酒店管理达13年的李晓玲表示,现在三、四星级酒店翻牌加盟经济型酒店已经不稀罕,连锁化、平台化的经济型酒店,可以实现酒店成本的有效控制,而且连锁品牌的效应对入住率也有一定保证,“于此于彼都是一件好事。”
尽管经济型酒店向中高端酒店转型势头强劲,但也有一些专家对此表示出担忧。他们认为,差异化的品牌发展战略是提高利润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来看,子品牌众多的经济型酒店要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仍任重道远。
对此,李晓玲表示认同。她认为,经济型酒店品牌应该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在保留原有品牌的基础上,可以重新创建、定位中高端的新品牌。经济型酒店转型升级,首先要明确品牌定位;其次,要加强品牌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度,除满足基本住宿需求外,还应有创新要素,如特色餐饮、书吧等;此外,还要提升服务质量,在酒店设计、文化氛围上有所侧重。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表示,在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型酒店的全面升级将成为我国酒店行业的主流。然而,在品牌升级中,经济型酒店不能贪大求全,而要进行更加精准的市场定位,使各个酒店品牌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从而一举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