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10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着秋天的脚步

金秋十月,正是一年之中适宜出游的季节,秋高气爽、气温正好。这时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让我们一起驶向大海,踏足沙漠,攀上高山,一起呼吸在这美好的时光中

“海屋”伴我走天涯

□ 王晓雄

小的时候,我曾经很羡慕陆地上的蜗牛和海中的海螺,因为它们把自己住的房子背在背上,走到哪里,都有安乐窝,还能抵御风险。慢慢地,我知道了人类也可以带着房子旅行,陆地上的是房车,海上的,就是邮轮了。

中国人对邮轮的了解,大多借助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件和故事,真正的亲身体验,是近五六年才开始的。国外邮轮公司开辟了中国市场,于是,带着自己的房子在海上旅行的梦想,悄然在国人身边成为现实。但那些邮轮,毕竟还是外国人经营管理的。

从山东烟台出发,我有幸登上中国第一艘全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豪华邮轮“中华泰山”号,随船首航,经历赴韩国的航行,亲身体验了特殊的海上旅行。

“中华泰山”洁白的船身长180.45米,停靠码头时,她英姿勃发,鹤立鸡群,彰显着尊贵和高傲。航行在海上,远看,似一座移动的楼房;置身其中,就像住进了星级酒店。她是总吨位2.45万吨的中型邮轮,由德国制造,航行性能好,设备先进。据介绍,她配备的动力系统如果装在货船上,能推动10万吨以上的巨轮。国内著名企业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把她从欧洲购进,装饰装修时增加了中华元素,如外部船体加上茉莉花五线谱图案,船内,祖国山水美景照片琳琅满目。客舱内家具用品洁净实用,环境舒适静谧。这里就是乘客自己的家。船上餐厅备有中西兼顾的一日三餐,彬彬有礼的服务员都是人们在内陆见惯的姑娘小伙,一切,都让乘客没有陌生感。

乘邮轮旅行,先要看大海。在“中华泰山”号上,你可以尽情地领略海洋、船舶、海岛、港口这些有别于陆地生活的种种事物。当政委(邮轮上叫总监)身穿雪白的制服微笑着从你身边走过时,当船长在每日的《邮轮日报》首页第一行向你介绍航海信息时,你能领悟,两位征服海洋的人是你此行的最高长官,那么,面对茫茫大海,汹涌波涛,你不会有丝毫的恐惧和不安。看着飘扬在主桅杆上的五星红旗,你会从肺腑发出诗句:迎着初升的太阳,中国人扬眉吐气走向海洋。

国外的邮轮已有上百年历史,人们发现,邮轮产业大国无一不是海洋强国。认识海洋,驾驭海洋,走向“深蓝”,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情结,中国船才能扬帆远航。乘邮轮旅行,就是亲近大海的一种高端方式。中国巨大的旅游潜力,势必助推中国邮轮产业高速增长。

乘邮轮,还能体验异国旅游。“海上酒店”载着乘客来到异国他乡,白天上岸观光,晚间回到自己的船上房中休息,免去了转移住所的烦恼,把出国游变得更加舒心轻松。

“中华泰山”具备中国特色,但也不失邮轮的本色。邮轮是舶来品,船上的演艺场、钢琴吧、游泳池、免税店、舞厅、日光浴场等设施,随时告诉乘客什么是邮轮文化。我们一位记者同行按国外邮轮的惯例带了一件毛料西装上船,虽然很少有机会穿,但也传递了重要理念:这里是文雅的场所。“文明旅行从邮轮开始”,900多位乘客犹如上了5天的文明大课堂,下船时与上船时相比,行为举止已大不一样。

在船上举办的“邮轮文化沙龙”上,有专家谈及:除了“海文化”和“游文化”,邮轮还体现了“慢文化”。在海上的日子里,乘客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沐浴在阳光和海风之中,洗礼一下疲惫的身心。这种慢,更适合老年人,由此,它还体现中华民族的美德——孝文化。旅途中,我采访了81岁的乘客唐老先生。唐老当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曾在朝鲜平壤附近作战,后加入海军,从此与大海结缘。这次他和老伴在儿媳的陪同下登上“中华泰山”,游历韩国的仁川、首尔、济州岛,历史的波涛在胸中涌动。说到船上的生活,他赞不绝口,认为邮轮出行特别适合老年人,有观光,有休闲,可以开阔眼界,直抒胸臆,怡情益寿。

“中华泰山”号是中国邮轮自主品牌的首航,我们这些幸运的乘客心潮难平。略微熟悉邮轮产业的人,都为渤海轮渡有限公司迈出的坚实第一步翘起拇指。今年2月,企业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渤海邮轮有限公司,于是,有了“中华泰山”号,中国邮轮市场由国外邮轮巨头垄断的局面被一举打破。一方面,是朝阳产业的利好前景,另一方面,又是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的巨大挑战。一位曾在国外邮轮上工作过的管理者告诉我们,在那里,高管层不仅没有中国人,甚至没有亚洲人。

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邮轮。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渤海邮轮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新建心中有跨海的壮志,他说:“邮轮管理经验成熟后,公司将建造或购买更大、更豪华的邮轮,全面推进公司转型升级。公司规划用5年左右时间,再增加3至5艘邮轮,打造中国邮轮领航企业。”

回来了!晨晖中,美丽的烟台向我们招手,祖国母亲把我们揽入她温暖的怀中。明天“中华泰山”号又将起航,中国邮轮还要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胡杨黄了

□ 陈 力

进额济纳,还是秋天最好。读额济纳,最美篇章就是胡杨林。虽然这里有通往天际的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基地,有通往国际的策克口岸,但还数通往人际的居延绿洲最为亲切——在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的环伺之下,居延绿洲俨然镶嵌其中的一块绿色宝石;绿洲之上,45万亩集中连片的胡杨林则是宝石的绚丽波纹。诚如当地文人咏叹:塞上十分秋色里,七分秋色在胡杨。

胡杨是已有一亿多年历史的沙漠植物,四时皆成风景。春天刚返青时,胡杨幼树的枝叶与柳树相似,独自以“杨柳依依”的柔态战风斗沙。入夏,枝叶婆娑,有的如白桦,有的如红枫,烈日下演绎风情万种。每年深秋,是观赏胡杨林的最好季节,金色的屏障如诗如画。大雪纷飞之时,霜挂枯枝,挥洒着雄壮中的苍凉。在岁月的长河里,据说胡杨更是“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

走进胡杨林,宛如走进大漠的桃源仙境。这片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之一,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县城达来呼布镇方圆50公里的范围之内,分布在由黑水汇聚的额济纳河流域。一夜寒露,会骤然把整片的胡杨树全部染黄,在湛蓝的天空下,呈现出一片灿烂明媚。深秋的清晨,曙光初照这片金黄的世界,衬托得天宇更蓝,白云更洁。额济纳河洲的明镜水面上,魔幻般地记录着胡杨精灵的轻轻醒来、静静梳妆,游人也看得呆了。偶尔,一片黄叶掉落水面,小小的涟漪才提醒树下的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一阵咔咔闪烁。

额济纳河上八道桥,每道桥都有胡杨环抱,但最吸引人的去处在二道桥、四道桥和八道桥。额济纳河缓缓流淌,最后注入居延海。作为通往漠北的要道,西汉的霍去病、李广进攻匈奴时都曾在此饮马。1300年前,唐朝诗人王维途经此地,一首《使至塞上》至今还保留在孩子的课本里:“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根据1927年德国、瑞士和中国等多国科考队的资料显示,居延海的水面曾达到2600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然而,随着气候变迁和过度开垦,滋养居延海的黑河水已经不堪重负,到1992年,居延海彻底干涸,沙尘暴肆虐而起。“小小居延海,连着中南海”——2000年,国家紧急启动了黑河干流水量跨省区统一调度,十年间21次调水,终于恢复了居延海40多平方公里的湖面,额济纳旗胡杨林也得以再展芳姿……

在额济纳旗,环城都是胡杨。达来呼布西南,枯枝朽干尸横遍野,透出一股恐怖的气氛,被当地人称作“怪树林”。实际上,这是因额济纳河断流、大片胡杨树缺水而死形成的悲凉景观。如果说,八道桥畔令人醉,则“怪树林”里令人醒——死而不倒的胡杨以狰狞的形态告诉人们要与大自然讲和。达来呼布城北,一棵高27米、胸围7米的“胡杨王”傲立苍穹,总算驱赶了“怪树林”里的悲凉气氛。200多年前,从中国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来到额济纳绿洲。相传那时胡杨密集,骆驼和马匹无法入内采食,土尔扈特人便放火烧林。几年后,他们又返回这里时,发现挡路胡杨树已成为一片灰烬,周边长出了茂密的牧草。但有一棵胡杨树更加枝繁叶茂,独秀于林,广撒浓荫。土尔扈特人深信,这是东归英雄和英雄树的惺惺相惜,于是将这棵胡杨供奉为神树。如今,“胡杨王”周围30米内,又分生5棵粗壮的胡杨树,牧民认为此乃树王转世,围起院墙保护。我们去拜谒“胡杨王”时,可惜管钥匙的人不在。纵是“梦里寻它千百度”,也难免“风采仅见两三分”了。

喀纳斯记忆

□ 吴彩霞

十多年前,当喀纳斯还藏在深山无人识的时候,我有幸到此仙境一游。一路的惊险和惊艳,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滋有味。

那时,去往喀纳斯的路上,曲曲折折的土路盘旋、起伏,虽是颠簸,但沿途的原始风景已经抚慰了身体的颠簸之苦。只是在快进入山中的时候,一座由木头连接捆绑而成的木桥由于被河水、雨水的多次冲刷以及来往车辆的碾压,变得松垮起来,车行驶在上面晃晃悠悠,像是要跌入河中的醉汉,几经摇晃后才站稳了脚跟。过了河后,我那脆弱的、失律的心过了好久才算回到它原有的节奏。

车辆进入盘山道,轻薄、柔软的云彩像垂挂的白沙窗,环绕在青松翠柏旁,感觉自己是个凡夫俗子,闯入王母娘娘的寝宫,很是突兀和无理,当时感觉真的闻的是仙气,看的是仙境。

行驶了十来个小时,临近傍晚终于到了喀纳斯。车辆停在一个能接纳食宿的图佤族木屋旁。那是还没有修路,满眼的都是松软绿油油的草皮。看到车辆在那上面自由地碾压留下的车痕,我有些小小的心痛。

下了车,拿了西瓜切开吃,不知从哪钻出来一群图佤族少年,胆大的几个就顺手拿走了几块瓜,胆小的就拿着我们没吃干净的瓜接着吃。我在想原来世外桃源竟然也缺少美味啊。其实图佤族以游牧为主,不擅长种植瓜果蔬菜,当时好多图佤族小少年肯定连西瓜都没吃过。那时喀纳斯村庄没有修路,图佤族散居在四周,水电未通,只有家里条件稍好的家里有柴油发电机,但也只能有限地使用几个小时。在图佤族家里简单地吃了晚饭后,就安顿住宿。木屋子里都是大通铺,可以同时住宿二三十人。我和同行的一个女孩毫无困意,想在漆黑的喀纳斯世界里寻觅一些“夜景”。当时在一个点着马灯的小木屋商店里,看到一位中年的图佤族妇女买了一瓶白酒,当场打开就咕嘟咕嘟豪饮。开商店的是位在这里少见的汉族小伙,他告诉我这里的图佤族,无论男女,都很有酒量,因为没电,晚上也闲着没啥事,喝酒可以让自己开心很多。第二天天蒙蒙亮,伴着晨起牛羊的哞叫,我们就早早起来看日出了,但是感觉天气很冷,看了几分钟就有些受不了,又躲到被窝去了。

吃了早饭,太阳彻底露出了笑脸,我们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畔尽情拍照后,因没有上观鱼台的车道,只能依靠两条腿爬上了观鱼台。爬上去的时候腿又酸又麻,也正因为上山的不易,把喀纳斯湖水看了又看,这么大一块超级翡翠,镶在群山之中,也不知是哪位神仙的杰作。站在观鱼亭上伸开双臂有纵身一跳的冲动,让自己彻底洗净凡尘,天人合一。

一天很快过去了,晚上在沉沉的睡眠中,我希望能做个梦,梦到西征途经喀纳斯的成吉思汗教我弯弓射大雕。天亮了,一夜酣睡无梦。现在想来,也许喀纳斯希望到来的人什么也别留下,包括他的梦。

红叶红了

□ 苗向东

提到北京红叶,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家喻户晓的香山,但那里每到秋季就人满为患,而且年年看,也难免审美疲劳,其实门头沟红叶也不错。

国庆长假期间,正好赶上门头沟红叶节。门头沟是北京唯一的纯山区,东西横跨60公里和海拔2000米落差所独具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红叶区。随着海拔提升,红叶观赏期依次呈现,满山遍野、层林尽染,似一幅幅重彩的油画。

驾车沿着109国道一路西行,可在一条路线上尽览初期、中期到盛期的红叶,不同景区中的红叶千姿百态。数十里绵延起伏的山地,万亩红叶各有千秋,绯红、桃红,紫红、嫣红、朱红、金黄色、黄色,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在秋日的斜阳中显得分外绚丽。路旁的爬山虎,远山的彩叶林,山崖山麓的叶子红似火,又好似崖壁上挂上一幅幅红帘子,在太阳光照射下红叶更加火红浓艳。在秋霜的洗礼下,如诗如画,无不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诱人景象。

门头沟观红区为“三山两寺”。北京境内第一高峰灵山,低于市内10℃的气温让叶子红得更加透明。徒步登灵山,山风吹过,山被红叶遮掩,路被红叶铺遍,脚下红叶漫山,一簇簇、一层层,彩色的叶子拂过身边,摩挲在你的眼角眉梢儿,美不胜收。移步换景,那彩色的叶子已不再是远处的云霞,而变成了各种形状的秋天精灵。站在峰顶,一阵山风吹过,周身畅快无比,看脚下红叶漫舞群山,顿生无限豪情。

妙峰山的红叶红得有层次、有韵味。红叶红得像火,衬着金黄和翠绿,像一幅五彩斑斓的山水画。在阳光照耀下,一株株枫树、黄栌、红果树、野葡萄如火如霞,那数不清的山果点缀在绿叶、红叶之间,像一簇簇珍珠玛瑙,晶莹剔透。红果、山楂、盖柿进入成熟期,游客可在欣赏秀丽的风光后,在山间果园惬意采摘,体验收获的喜悦。

门头沟的双龙峡景区被喻为“小九寨沟”,漫山遍野的红叶为双龙峡增添了几分妩媚。池水清清,红叶点缀在山间溪流,看着火红、金黄的树影倒映在清幽的湖水中,显得既热情又宁静。小火车穿行在红叶林中,更显数百年的浓郁民风,宛如世外桃源。

门头沟的红叶红了!到门头沟去,一定会让你舒心惬意,大叹不虚此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