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4日讯 记者郑彬报道:“十一”期间,各地响应“文明旅游”倡议,开展了诸多主题活动。浙江开展了“文明旅游,浙人最美”旅游公益活动;山东济南组织实施了“文明旅游公益宣传千人行动”;潍坊利用论坛、微博、微信以及点评网站等平台倡导文明旅游,曝光不文明行为;安徽黄山启动了“文明旅游,为美丽中国添彩”主题活动;扬州等地旅游部门要求旅行社等及时发布文明旅游“红黑榜”,以提倡文明旅游,做文明游客。
为保障游客文明出游,今年全国各大景区在显著位置摆放了“游览需知”,并在主要景点安排专人进行督导检查,在一些适合拍照的景点,还设置“请勿停留,顺序游览”等警示语。
截至10月4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24个直报景区累计共接待游客2061.25万人次,同比增加1.25%。从各地旅游部门反馈情况看,游客文明出游意识普遍提高,不文明旅游行为有所减少。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只是游客自己的事情,也关系到旅行社的声誉。现在我们既是导游、领队,又是文明督导员。”北京某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只要从小处注意,文明旅游并不难。人人践行,我国游客的良好形象很快就能树立起来。
“十一”前夕,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多次下发通知,倡导游客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同时要求各地旅游部门加强在重点旅游城市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公共广场、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的文明旅游公益宣传。一些地方还进一步完善机制,将文明出行与诚信建设挂钩。如上海市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完善诚信机制,今后将违法、违规的旅游服务单位和个人信息纳入征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