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高、嗓门大、说话办事透着一股利落劲儿,这是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党委书记何丽娟给人的最初印象。就是这位看来大大咧咧的女干部,扎根古北口镇近10年,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敢想敢干、雷厉风行,带领古北口镇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
“南控幽燕、北捍溯漠”的北京密云古北口镇,位于司马台长城脚下。“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这句当地人熟知的顺口溜,道出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
2010年,何丽娟出任古北口镇党委书记。当时,镇里个别村依托自然景观搞起了民俗旅游,但只是小打小闹,产业单一,增收缓慢。
为了找到一条适合古北口镇资源禀赋的发展道路,她进村入户,广泛听取意见,虚心向老同志求教,先后提出了“文化立镇、旅游强镇、生态富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特色镇”的奋斗目标。
抓住古北水镇重大旅游项目落地建设的机遇,她积极推进司马台村整建制搬迁,遇到思想转不过弯的村民,亲自上门、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最终,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全体村民:仅用20天就完成502户、4000多间房屋搬迁任务,解决了327个与拆迁补偿有关的疑难问题,啃下了“国际文化旅游特色镇”建设中的硬骨头。
如今的司马台新村,依山傍水,家家住上崭新的二层小楼、干起民俗旅游。人均年收入从不足万元,一跃达到3.6万元。67岁的村民陈秀伶说起新生活笑得合不拢嘴,“现在住得宽敞舒服,还能挣钱。”村民蔡兰侠由衷感叹:“生活水平提高了至少20年!”
古北口镇一共有9个行政村。司马台村靠民俗旅游富起来了,其他村怎么办?何丽娟把目光放在了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有效对接上,提出“一村一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依托“古北水镇”这个产业龙头,她大力发展汤泉香谷沟域经济。农历九月,位于汤河村的紫海香堤香草园里,仍有300多亩紫色香花悠然绽放。游客可以观香花、吃香餐、品香茶、购香物、泡香足。这使来古北口镇旅游的客人,不仅能游古北水镇、住司马台新村,更有香草园香花可赏。
北台村自古有种植大葱的历史,清代成为皇家贡品,何丽娟带领镇农业中心的干部鼓励、扶持村民种植“北台御葱”,为村民人均直接增收近千元。她又以相同的模式鼓励、扶持龙洋村农民建起了蔬菜大棚,每年为村民人均直接增收2100元。此外,“杨庄子村冬枣”、“北甸子村杂粮”等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也让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
“感情真、作风实、能干事。”这是北京市密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颖对何丽娟的评价。“当干部的只有心里有群众,脚下才会有力量。”这是何丽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对群众反映的居家过日子的小事,她从不敷衍。作为司马台村的包村干部,有村民希望在新村重建一座碾子,她专门安排资金专人落实。有村民反映没有地方跳舞,她和村民一起选好地点,铲平、硬化、通电,只用了一周。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何丽娟坚持每周五接访,并要求各村党支部坚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每两天一会商、每周一答复,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管是“摆桌上门”的“镇党政领导干部民情日”、“联系进家”的“机关百名党员入千户”活动、还是“征集到人”的“党代表社情民意征集月”,何丽娟都亲自参与制定整改方案,要求镇村党员干部“按住葫芦抠籽”,一项项切实整改。
在何丽娟的努力下,古北口镇被评为2011年“全国文明镇”。从没想过当先进的她2012年当上“北京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又被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最美基层干部”,何丽娟表示“压力大动力更大”,今后将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