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深 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9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酒钢样本的启示
柏 洋

对于“大块头”的大型钢铁企业来说,每一个转型决策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最初设想的萌生,到后来的设计论证,从小试、中试直到最后的点火成功,其间历经种种考量,任何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从记者的实地调研来看,酒钢集团在产业耦合发展上的思考与实践,应该说是达到了预期目标。

酒钢集团尝试产业耦合发展,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型制造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一业独大、区域优势下降、经营形势严峻、产品差异化程度低、高端产能开发不足等现实,让酒钢集团原来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但如何转型、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是对酒钢决策层智慧与能力的一次考验。

从酒钢集团产业耦合的实践看,至少有两点应该重点关注:

一是在充分认识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关联度高,生产要素配置科学、经济的产业,最大程度地发挥产业耦合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需要考虑资金及市场变动等因素,对于在什么时间点切入、以何种形式切入,都要有充分的考虑,毕竟实施产业耦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换言之,产业耦合成功与否,最终还需要由市场来检验。

二是与产业耦合配套的协调机制和制度设计。产业耦合至少涉及两个以上的产业系统,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彼此又各具特点,在系统运行、组织保障乃至渠道建设等方面均存有差异,一个高效的产业耦合体系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耦合效率的最大化。

目前,酒钢集团在构建产业耦合体系的同时,以“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为导向,加快推进集团化管理体系变革,将分散的资源、能源、后勤、物流、计量、检验等业务整合成专业化中心,对内提供专业服务,对外面向市场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快低效企业与资产的清理退出,同时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以去行政化为核心的人事管理体系。上述种种改革举措,总体上适应了产业耦合发展的需要,为酒钢产业耦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以耦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仍处于尝试阶段,未来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但是,这一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其模式也可在旅游产业、海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加以借鉴,期待更多像酒钢集团这样的案例出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