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关于供暖的话题渐趋热了起来。全国一些地方陆续出台价格标准,规定今年的供暖费收取仍将维持去年水平。不过这也在百姓中产生了质疑,理由是:当初煤价涨时,供暖费跟着涨;近几年煤炭价格持续下降,煤价已经从以前的每吨七八百元,降到今年的每吨200多元,为何供暖费不随之下降呢?
面对百姓的质疑,供暖企业似乎也有一肚子委屈。他们回应,一直以来,供暖成本与热价严重倒挂,随着煤价下降,这种窘境得到一定缓解,但倒挂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况且煤价只占供暖成本的一部分,煤价下降,只能部分降低供暖成本,近几年水价、电价等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加上还要实施一些设备的技术改造,供暖费很难有降价空间。
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无论如何,供暖费的收取不该成为一笔糊涂账。笔者认为,供暖费究竟是收多了还是收少了,这个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应该拿到阳光下“晒一晒”,让百姓享有充分的参与权,使其真正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前,在一些地方,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只有在涨价时,才会组织价格听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而只要价格不调整则往往不组织听证。事实上,有些时候需要视情况而定。拿今年的供暖费收取来说,今年的煤价下降幅度较大,群众普遍认为供暖费收取标准也应随之下降。既然供暖企业觉得不具备下降空间,可以及时组织相关各方进行价格听证,让利益主体各自阐述理由,最终敲定今年的供暖费收取方案。只有把种种理由尽可能摆在台面上,大家才能更好地达成共识。
退一步说,即便供暖企业根据政策规定认为没必要组织价格听证,最起码也应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收费标准是合理的。比如,将企业以往的财务状况公布出来,让百姓都来看看,企业的运营管理是否到位,供暖成本与热价到底倒挂至何种程度。再如,供暖费收取之前,约请价格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供热成本调查监审,或者主动接受社会审计机构的财务审计,把结果适时公之于众。这样做,才便于企业花钱花得清清楚楚,百姓缴费缴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