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9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治天下宁
——书写华夏大地水利建设新篇章
本报记者 张 雪 黄俊毅
三峡大坝全景。雨 佳摄
丹江口水库。本报记者 张 雪摄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段施工现场。本报记者 赵 晶摄


新中国即将迎来65岁华诞之际,从南水北调工程传来喜讯,中线穿黄隧洞充水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预示着今年汛后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将如期实现北送的目标,为干渴的北方城市解渴。

与此同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宣布,长江上游出现的今年第2个编号洪水,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钢铁长城般的守护调配下,有条不紊、滚滚东流。

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书写在江河大地上的两项世纪工程,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利枢纽,以及后来的黄河小浪底、治淮工程等,共同构筑起新中国防水治水用水的大坝,描绘出共和国水利工程的崭新篇章。

守卫江河筑安全屏障

时值汛期,家住湖北省沙市解放路的唐昌嗣晚饭过后和家人一起到长江边消暑纳凉。“过去,一到汛期我们就要在大堤上寻堤查险,哪像现在这样清闲呀!”在水边长大的人深知洪水的无情,家园、财产,甚至生命都可能随着一场大水消逝。

是三峡工程的兴建,让唐昌嗣告别了一到汛期就提心吊胆的日子。作为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让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有效保护了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良田。

翻开历史记载,不仅是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都有过洪水肆虐的过往。据水利系统的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前,偌大的国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许多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监测预报等手段更是几近空白,给洪水留下了可乘之机。

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后,看看现在的改变:长江,有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镇守;黄河,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将下游防洪标准从原来约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除此以外,我国还修建各类水库9.8万座,建成江河堤防超过41万公里,形成了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为主体的拦、排、蓄、分相结合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我国彻底摆脱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的局面。

水治则天下宁。如今,一座座枢纽、一道道堤防,守卫了江河安澜,也筑起了保障民生、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浇灌沃野绘丰收图画

站在淠史杭灌区横排头枢纽工程的大坝上,只见清水沿着淠河总干渠源源流向远方。“淠河总干渠横跨皖中,像一条‘大动脉’把水输向广阔的农田。”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总工程师王代林介绍。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兴建的最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已突破1000万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自古以来,粮食安全都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基。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十分脆弱,仅有22座大中型灌溉水库、7.1万千瓦的机械排灌动力、2.4亿亩的灌溉面积,无法抗御频发的自然灾害,1.1亿吨的粮食年产量填不饱4亿人的肚子。

改变靠天吃饭的面貌,夯实农业生产的基础,65年来,党和政府把农田水利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淠史杭等大型灌区和大型水库相继开工兴建,中型工程更是遍地开花,大量的小塘堰、小水坝和难以计数的田间工程覆盖农田。特别是近些年来,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仅从去年以来,就开工建设了19处大中型灌区,并对90处大型灌区、303处中型灌区和61处大型灌排泵站完成了更新改造规划投资,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4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00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10亿公斤。

水利命脉保粮食安全,汩汩清水注入沃野,浇灌出粮食丰收、富足秀美的图画。

交织水脉输发展活力

今年入夏以来,河南省中西部和南部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其中平顶山市遭受了建市以来最严重的旱情。紧急关头,河南省防指请示国家防总,“能不能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前,先利用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向平顶山市实施应急调水?”8月18日,跋涉240公里的清水汇入平顶山市的白龟山水库。

北方的缺水问题由来已久。为解北方之渴,经过长期周密的论证,我国决定将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付诸实践,构建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

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制于水资源供给能力的问题,水利部门建设一批大型调水工程,从引黄济青、引滦入津、东深供水,直到今天的南水北调工程,在水利史上书写多项纪录。

事实证明,调水工程使水资源在更大时空范围实现了优化配置。已经通水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的21个地级市和71个县市区,即将通水的中线一期工程面向北京、天津在内的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供水。

据测算,仅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就能让1.1亿人直接受益,每年增加经济效益500多亿元。除此以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可以让北方地下水超采的局面得到缓解,遏制水生态恶化的趋势。

可以看到,一张日渐庞大的“中华水网”正在神州大地铺开,将宝贵的水资源和发展的活力输送到四面八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