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户王惠珍最后一次见到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是今年8月14日早上。“快9点的时候,他从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块干馍馍,边走边啃。”王惠珍本来想给柴生芳说说自家拆迁补偿的事,但她忍住了,“县长忙得饭都吃不上,我哪好意思。”
那一天,是柴生芳生命的最后一天,从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1点半,他连续工作了近18个小时后,疲惫地倒在办公室的小床上,和衣而睡,再也没有醒来。
“咱们党的干部,哪有怕群众的!”
大山深处的苟家山村,是临洮县最偏僻的村子之一。村民苟胜利清楚地记得,2012年3月26日,柴生芳第一次来他家里,“为我们联系户送来了肥料、农药,还鼓励我尝试种中药材。”
后来,2亩药材卖了1万元,相当于他家以前10亩地的收入。苟胜利拿到钱的第一时间,忍不住给柴生芳打了个电话。“真没想到,电话那头的他听到我的好消息,像自家亲人一样替我高兴。”
今年4月底,柴生芳到临洮县东部最偏远的山村漫洼乡三岘村调研扶贫攻坚工作。就在他们准备走访农户时,20多名群众向他们围拢过来。一看这情形,随行人员急忙上前阻拦。
“咱们党的干部,哪有怕群众的!”柴生芳拨开随行人员,走到乱哄哄的人群中,问大家有什么问题。他一个一个地听,详细记录,耐心解释,并实地走访,将群众激动的情绪平抚了下来。
在大家眼里,柴生芳不仅“不怕群众”,反而怕的是与群众接触得少。“一有空就下乡,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他在兰州或定西开完会,在回临洮的半路上就去了村子里调研,听老百姓的呼声。”临洮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罗斌回忆说,“柴县长把群众真正装进心里了。”
“县长的门谁都能进,只有攀关系的人不能进”
“只要县长在,他的门就是开着的。”8月24日,在柴生芳去世10天后,43岁的上访户贾彦琴来到柴生芳的办公室门前,哭倒在地,“不管我们的要求有理没理,他都把我们当亲人一样耐心对待。”
1969年7月,柴生芳出生在甘肃宁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6年,他以庆阳地区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从北大毕业后,柴生芳分配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1997年5月,柴生芳自费到日本神户大学留学,并取得博士学位。
回国后,柴生芳没有被澳门、上海等地丰厚的待遇和优越的条件所打动。在他心里,始终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那就是生他养他的家乡甘肃。
“出门招商、回家下乡”、“开门办公、马上就办”,这是身边同事记忆中的柴生芳的工作状态。有的同志说,门开着,人来人往乱哄哄的,怎么工作呀?柴生芳说,不了解群众疾苦,不了解百姓意愿,那工作不就成了瞎忙活?开门办公,就是要让群众能走进咱的门,找到咱的人。
“门开着,谁都能进,只有攀关系的人不能进,上访户更不能拦。这是县长立的一条规矩。”在罗斌看来,柴生芳这样做,是因为“他出身贫寒,对群众的感情深”。
临洮县信访局局长张成华说,“柴县长从不把接访群众看做是负担。”因为对于柴生芳来说,开门办公,群众来说事情,这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和“送上门的发展点子”。
29本日志,一颗赤子之心
写得密密麻麻的29本工作日志是柴生芳最宝贵的遗物。
“从政,或者作为一名公务人员,要干好,立足点必须体现在一个‘公’字上……”这句写在第19本日志上的话,柴生芳特意将“公”字重描了一下。翻开柴生芳的工作日志,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词藻,在几本工作日记的扉页,柴生芳将自己的名字写成“此木生芳”,正是他根植黄土的赤子情怀。
在定西工作的8年时间里,柴生芳将自己一天的工作、学习情况逐项记录在笔记本上,写下心得感悟、梳理发展思路,共记录了29本工作日志。
今年4月份的一天,柴生芳走访了苟家山村的20户群众,本子上圈圈点点地记录着群众的心声:“麻天雄,种植7亩药材,养了3只羊,下了6只羊羔都死亡,想养羊,养羊技术有待提高;苟天亮,4口人,2个儿子,种了3亩洋芋、2亩燕麦、4亩药材,养着2头牛、6只羊、8只羊羔。想养羊,贷款找不到门路;麻天明,6口人,8亩地,原来养的是土羊,希望养些新品种……”
调任临洮的那天,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龙小林专门带柴生芳看给他配备的公寓。“没想到,他严肃地说,他不住公寓,要住办公室。”后来,龙小林发现,柴生芳住办公室,图的主要是晚上有空时看书、学习。每天不论多忙、不论多晚,柴生芳都坚持记工作日志,除了梳理白天的工作行程,反思一天工作得失外,还要总结学习后的心得感悟。
在妻子祁雪丽的眼里,柴生芳不仅是一个“好县长”,也是孝敬老父亲的好儿子,疼爱妻女的好丈夫、好爸爸。9月1日,是女儿甜甜第一天上幼儿园,祁雪丽独自送孩子到幼儿园后,想起匆匆离去,都没来得及看到女儿上学的丈夫,不由得泪如雨下,“他对谁都好,就是亏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