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两难”不再难
本报记者 陈 颐

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进行安全的劳务交易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它所带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然而,在2012年4月,当80后海归博士李冠志将自己创办的“速来招工网”上线时,却遭遇他没有料到的冷清。“我希望通过在网站发信息,让企业招工难和农民工找工作难的两大难题都不难。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除了中介,没有一个农民工上网。尽管如此,我仍然坚信,在中国低端用工市场的潜力很大,只要看春运就知道。”

一个看似不错的创业思路为何在现实中碰了壁?李冠志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完善网站,结果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他像多年来做学问那样,开始带着问题到社会生活中找答案:“既然农民工不选择我,那我就选择去做一个农民工,了解农民工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

这个海外归来的博士在2012年的夏天,站在几千个农民工中间,去河南富士康工厂报名,当了一名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李冠志在工厂体验生活的3个月交了许多农民工朋友,对他们多了些理解。

当了农民工回来,李冠志的公司有了起色。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工知道“速来招工网”,李冠志常常在太阳升起前赶到北京丰台清源路,那里聚集了数千名来城里找工作的农民工。李冠志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设计了一套最直截了当的“对话”方式。他说:“我会告诉农民工,我不仅不收费,他们推荐工友还会得到一部分奖金。只要工友被用人单位接收并工作7至15天,他们立刻能够拿到这笔200多元以上的推荐金。”有一些脑子快的农民工就通过介绍老乡和工友,每月拿到的收入比打工挣到的钱还多。

李冠志心中的“速来招工网”是这样的:为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提供担保交易,使用客观数据计算用工机构和供应机构的成单率、回款周期等信誉,积累双方信誉评价,农民工可以快速找到工作,企业通过在线选择劳动力,安排面试时间,按天灵活试用劳动力,试用失败全额退款,全程监控资金花费等,这一切都是传统劳务公司所不具备的优势,以此快速解决招工难和找工作难这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顽症。

目前,“速来招工网”上线一年多,已帮助1万多名农民工找到了工作。李冠志在深耕北京市场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用大数据精准挖掘农民工的诉求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