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反垄断执法不断掀起高潮,社会高度关注。针对反垄断调查有倾向外资企业等质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3家反垄断执法机构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反垄断执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执法过程中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继续欢迎外企来华投资——
近年来我国反垄断范围不断扩大,执法频率也呈增强态势。“反垄断”也从相对抽象的专业词汇,变成了民众身边鲜活的案例。“近期中国政府依法查处了一批垄断案件,这是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管理方式迈出的重要步伐,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举措。”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1日举办的“反垄断专题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如是说。
他强调指出,《反垄断法》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基本法,中国政府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目的就是给企业松绑,营造一个宽松又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环境。
执法没有内外之别
针对反垄断调查有倾向外资企业的质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3家反垄断执法机构有关负责人均明确表示,反垄断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存在所谓“选择性执法”。
“不论企业的规模、形态、资本构成方式和所有制形式,违法了《反垄断法》,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不存在选择性执法。”许昆林说,在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涉案企业中,既有内资企业也有外资企业,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国有企业。
截至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共查处企业及行业协会组织335家,其中外资企业33家,约占查处企业总数的10%;内资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302家,约占90%。工商部门立案查处涉及外资企业的案件2件,分别为微软公司涉嫌垄断案和利乐公司涉嫌垄断案,占案件总数的5%。在商务部审结的875件经营者集中案件中,按照注册地统计,涉及境内企业的占45%,完全由境外企业参与的占55%。
颇为敏感的行政垄断行为也开始进入调查视野。许昆林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接到“河北省交通厅、河北省物价局等部门对省内企业过路费减半”的举报,此做法涉嫌不公平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对此事开展调查。
大企业是主要对象
“反垄断必然会有利于某些行业或企业,但有些猜测称,为了达到发展某个产业的目的,对一些大企业进行反垄断执法,这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说。
对于各界广泛关注的微软、诺基亚等企业反垄断调查,尚明表示,这些行业巨头的垄断行为,实际上涉及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问题。“毫无疑问,以‘标准必要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保护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会对市场竞争形成破坏,最终影响的是消费者利益。”
大企业是市场竞争的直接受益者,具有滥用市场力量的能力。大企业的市场地位决定其必然是反垄断规制的主要对象。
尚明指出,在中国反垄断执法的实践中,对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申报门槛之一,就是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或在中国境内超过20亿元。为防止经营者集中对市场竞争造成损害,涉及大企业的经营者集中需要向执法机构申报,接受反垄断监管。
“开展反垄断执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许昆林强调说。
继续欢迎来华投资
中国反垄断“重拳”出击,外商还能到中国来投资吗?
“中国一如既往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尚明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方针长期不变,投资合作的体制日益开放,法律法规的执行一视同仁。
尚明强调,中国不会忽视外资的作用,更不会排斥外资企业,吸引外资不是简单引入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借鉴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对于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至关重要。
“反垄断的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垄断执法本身也是公开透明的。”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局长任爱荣表示,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认真研究、借鉴国际上成熟做法,逐步建立健全反垄断配套立法体系,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案,坚持合规公正。
“比如,在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中,我们先后4次在网站上公布相关执法情况,在对其4地办公场所依法调查时,当事方律师全程见证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现场的律师比执法人员还多。”任爱荣表示,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保障被调查企业的合法权利,确保反垄断结果的客观公正。
尚明表示,中国政府将不断完善反垄断执法工作,努力为在华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公正、法制化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