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节,青海省三江源头天蓝草绿,风景如画。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实施8年来,成果正在逐渐显现。“这几年湖水又多了起来,周边草原茂盛,鸬鹚、斑头雁、赤麻鸭、岩羊越来越多,小时候的印象又回来了。”家住“姊妹湖”附近的玛多县藏族牧民桑巴拉说。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态移民,草地围栏、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地改良、封山育林、湿地保护等工程措施,促进了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退化趋势得以有效缓解。三江源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在这样一个生态脆弱区开展大规模生态保护工作,国内尚属首次,在没有可供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保护工作,我们只有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三江源保护办公室主任李晓楠向记者介绍说。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8年来,青海将总体规划实施列为生态保护的一号工程,省直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项目区州、县、乡各级党委及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通过8年的不懈努力,三江源区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好转,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增水效果明显。目前,各河流控制站年均含沙量每立方米在0.046公斤至4.3公斤之间,与多年平均值相比,直门达站、新寨站、同仁站分别减少了11.4%、60.3%、16.3%。
兴海县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平均海拔3924米,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兴海县河卡镇上游村拉先加家里有800亩草场,退耕还林还草50亩,每年草场补助有近6万元,200多只牛羊减少到30只。现在,他们在河卡买了5间砖木混合房,全家进镇上生活。“牛羊虽然减少了,可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孩子上学、就医都方便,家人也不愿回去继续过游牧生活。”拉先加告诉记者。
随着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也在逐步转变,从而带来了保护区内牧民生产生活的改变:由传统的游牧方式向定居或半定居转变,由单一的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粗放畜牧业生产向生态畜牧业转变,实现了保护、发展与民生多赢。
目前,随着二期保护工程的启动,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序幕再次开启,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总投资达160亿元,比一期工程增加一倍多。规划范围确定涵盖整个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面积为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今年,国家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4亿元,截至7月底,三江源二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8054万元。
据了解,二期保护工作在总结一期的基础上,编制确定了24项工程实施方案,强化设定了各项目技术路线,细化规范项目实施,落实实施管护责任。在各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全面推进试验区和二期工程建设。谈起今年开始实施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李晓南认为,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将在三江源生态保护模式上有3个明显转变:从原来的应急式保护向常态化、持续性保护升级;以工程项目为支撑的保护方式向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保护升级;由单一的环境保护目标向在生态文明观导向下的统筹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和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试验区保护升级。
青海省副省长严金海说,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一项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的长期过程,青海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切实抓好二期工程各项任务落实,为把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二期工程规划,到2020年,三江源保护建设将实现3大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0.7个百分点,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25至30个百分点,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0%,保护湿地面积达到20万公顷,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和农村能源建设,促进特色经济形成规模,使城乡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青海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