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和周四的上午,94岁的张金哲都会准时坐到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室里。被孩子们的哭闹声包围了60多年的他不仅不厌烦,相反还很喜欢。这种喜欢,源于他对患儿深深的爱,“哭声就像听诊器,传达了诊断病情的最好依据。从孩子的哭声里,我能大概判断哪个病比较重,哪个差不多痊愈了。”
张金哲常说,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爱孩子的大夫。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成人的诊疗方法对孩子常不适用。因此,儿科医生需要用特殊的爱心与耐心对待孩子。在儿科经常有这种情况:因为孩子太小,无法配合医生的工作,导致诊疗不能正常开展。“对这样的孩子,医生也要爱。医生对病人的爱是没有条件的。”张金哲说。
正是出于这份爱心,张金哲常常在病房里、门诊室里担当魔术师的角色。问病情、做检查的时候,孩子要是哭闹,张金哲便随手掏出一个耳镜来,在手中转来转去,眨眼间将耳镜变没。孩子们被此吸引,往往会停止哭闹,检查也就顺利了。
“对病人要爱、对家属要敬、对同事要谦、对工作要诚。”在《好的儿科医生是怎样炼成的》文章里,张金哲这样写道。
在张金哲看来,跟患者交朋友,特别是与患儿的家长交朋友,是儿科医生的职责,做到这一点才会受到家长及患者的欢迎。他说,《柯氏外科学》的扉页上,大字印着“先交朋友,再做手术”,遗憾的是,“现在我们虽然强调医德,但医学专业课中却没有相关的课程。”
尽管医院人满为患,往往一个上午要接诊几十名病人,但无论怎么忙,张金哲都要抽时间耐心跟家长或病人“讲病”。他认为,父母是孩子在医疗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孩子不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症,婴儿甚至连话都不会说,儿科医生如何采集病史呢?当然得从孩子父母那里采集。况且,孩子的诊断要从父母处获得,医嘱也要通过父母才能实施。
张金哲总是尽可能地站在患儿家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体谅他们的感受。他说,“我们虽不能要求用更多的时间安抚患儿和家长,但起码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热情的解释。”为此,他总结出医患沟通的“三分钟艺术”,即用三分钟时间,把病因、对生活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何预防等家长最关心的部分,用浅显通俗的话讲清楚。
在门诊室里,记者看到,张金哲的白大褂衣兜鼓鼓囊囊的。他的助理贾美萍告诉记者,里面装着印有各种介绍小儿常见病症状、治疗要点、注意事项的小纸条,这是他为患儿家长准备的。每次为孩子看完病,怕家长听不清楚,张金哲就会撕下一张条,照着条给家长讲。张金哲说,病人希望从医生那里得到安慰,心里踏实,也方便他们回去按照医生说的话照看孩子。
提起张金哲,知道的人都赞不绝口。有网友说,“这个老人让我真正看到了什么叫德高望重,什么叫医者父母心,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敬业地对待工作,还这么和蔼地对待每一位病人,中国的医生如果都能像这位老人一样,中国的百姓该是多么幸福!”
2010年,张金哲获得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还获得了“宋庆龄儿科终身成就奖”。此前的2000年,他还获得了有小儿外科“诺贝尔奖”之称的“丹尼斯·布朗”金质奖章,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人。面对荣誉,张金哲感言,“虽然我做出过一些成绩,那都是历史,党和人民奖励了过去的贡献,更要努力作出新的贡献。”
贾美萍告诉记者,“现在,老先生一周两天门诊,3天查房,风雨无阻。”94岁高龄的张金哲说,“我还不老,还想为孩子多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