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副站长文石林:
守望红壤成沃土
本报记者 董碧娟 实习生 孙 艳

近日,当记者走进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实验站时,副站长文石林手里拿着采集的红壤样本,和学生刚从地里回来,不善言辞的文石林走在队伍后面。

1984年大学毕业后,文石林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从此大半生就在湖南省祁阳县文富士镇官山坪村这个偏僻的山沟里度过。为了能找出“对付”红壤的办法,把低产的红壤地变成高产的“绿地”,文石林坚守了30年。

文石林研究的红壤是我国南方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土壤,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耕地总面积的30%。老百姓形容红壤是“天晴一块铜,下雨一包脓”。这种土壤酸性大、易板结,缺乏有机质,不利作物生长。

起初,祁阳站的生活科研条件十分简陋,大家住的是土砖平房,墙壁的裂缝有三四厘米宽,天花板是用一条条木条子钉上的,固定不住的石灰块常常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生活用水也是浑浊的泥巴水。科研条件也很困难,科技人员总结出的顺口溜是“一把尺子一杆秤,背着泥土上北京”。当时,科研经费不足、信息闭塞、文献查询困难,学术交流机会也少。

为了“对付”红壤,文石林做了大量工作,从整地、施肥、播种、管理到收获和取样分析,亲自动手。30多年,文石林每年都在基地工作200多天。学生们说,“文老师白天是农民,在地里干活儿。晚上是科学家,整理数据、做研究。”

文石林曾有多次机会离开祁阳站,但出于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他最终选择留下。与文石林同期来的10余个大学生,他是唯一一个留下的。

在文石林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红壤实验站共完成国家重大研究课题与国际合作课题3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4项,使南方水稻亩产量由200公斤左右提高到350公斤左右,累计为南方红壤地区农业增加效益近6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