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上绿叶菜 喝上净化水
——地震灾区生活逐步恢复
本报特派记者 张 忱 乔申颖

“大家去搬菜了!”张观富通过大喇叭用嘶哑的声音喊着。8月8日,在龙头山镇的灰街子安置点,张观富忙着动员大家搬运各种生活物资。

“这个安置点人特别多。”这位“男主播”在工作间隙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不光有附近龙泉村和灰街子社区的受灾群众,龙头山镇其他村社的群众也不断来到这里,光是昨天就增加了1000人左右,现在这里的总人数有八九千人。”

人多了,物资发放是个不小的挑战。张观富说,光靠志愿者和部队官兵的力量不行。为了让受灾群众都动起来互帮互助,他们就在高处设置了一个临时广播站,“有什么工作大家一起动手”。不停地有人上来给张观富提示直播的内容:“打饭要按秩序来”“矿泉水运来了,大家去帮忙”……当地群众听到号召后主动上前。

8日运来的物资明显丰富起来。家住灰街子社区的张道富说,今天是震后最高兴的一天。不仅能吃上米饭和肉,还能吃上绿叶菜,净化水也有了。帐篷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帐篷里大都通了电。另外,军用的沐浴车也在7日进入了龙头山镇,受灾群众有了能洗热水澡的地方。“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张道富说。

灾区的其他各项服务也在逐渐恢复,农行鲁甸县支行和鲁甸农信联社在龙头山镇开设了流动的帐篷银行。龙泉村民常城来农行流动银行存了5000元钱,他告诉记者,这笔钱都是老人以前放在家里的,地震时被压在废墟里,昨天晚上刚刚挖出来。鲁甸县农信联社理事长洪国辉说,“目前除了营业环境稍微差一点之外,各项业务已恢复到震前水平。”

记者现场数了一下,8日下午两点钟,龙头山镇主街道上共有11家店铺开门营业,销售食品、衣服、百货、五金等。龙头山镇工商所所长吕明丽告诉记者,工商部门鼓励大家开门营业,方便群众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但商品必须保质保量,不能高于平时售价。

不少开门营业的业主现在都是“半卖半送”地做生意。鞋店老板陈明晶前天下午回到店里,本意是查看一下受损的货物。可一开门,来买鞋的人络绎不绝。他说,最早的一批顾客里有来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看到他们脚上磨出的血泡就感到心痛。卖给官兵们的鞋,他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钱,遇到钱不够的乡亲,他也给打折。陈明晶说,大家那么远来帮我们,我们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