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现状尚未根本转变,城镇低效用地占四成——
优化用地结构 盘活存量空间
本报记者 祝君壁

寸土寸金,是对土地资源稀缺性的最经典表述。国土资源作为稀缺资源,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方式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处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近年来的用地需求持续上升。然而,国土资源无序、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仍在继续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镇低效用地占40%以上,农村空闲住宅达到10%至15%。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国城市建成区的11%。“土地资源粗放利用时代已经走到尽头,难以为继。”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说。

除了粗放利用问题,用地规划和计划指标在分解过程中的截留现象与违法违规用地的情况也值得重视。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用地集约化水平偏低,尤以中小城市为甚,中小城市往往会出现用地指标不够的现象。“对此,首先要控制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用地;其次要优化用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增加中小城市用地合理供给。对城市人口在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特别是3大城市群,要逐步减少工业用地、新增用地,留下指标给中小城市。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的规划监督,优化用地结构,提高用地集约化水平。”

为缓解这一现象,就在一个月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提出,国家要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优化用地布局,盘活存量空间。要促进现有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生态用地的比例,加大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的比例。《规定》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镇低效用地、废弃地再开发和利用。

“有多大的锅摊多大的饼。”在国土资源部日前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形象地表示,土地存量有限,各地应立足省情和资源禀赋条件,以节约集约用地倒逼经济转型发展。

锅有大小,饼亦不同。

在山东,“飞地经济”成为新宠。所谓“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不同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体制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进行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沂水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牛树娟告诉记者,作为沂蒙风情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沂水县通过“飞地经济”成功摆脱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项目引资和落地困境,把工业项目引入百公里之外的县工业园区,既不占用本乡镇耕地和生态用地,避免破坏宝贵的旅游环境,同时也给当地带来财税收入。

在江西南昌,节约集约用地不仅是方向,更有了方法。当地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八法”,通过提高门槛节地、分期分批节地、开展清理盘活节地、规范农民建房节地等八项方法,建立健全用地低效企业逐步退出机制,通过用活、用好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区位调整等先行先试政策,大约增加了3.7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仅提高了低效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大大减少新的占用耕地行为。

在江苏徐州的铜山区,“一张图”数据库工程成为土地利用的红线。通过大数据,当地对新增建设用地的一众指标进行审查,地类现状、规划用途、定额标准、投资强度以及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等要素将在用地预审环节厘清。

就此,专家表示,盘活存量,深度挖潜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政策的主线。对于各地而言,越是低效粗放,越要加快转型升级;越是要素制约,越要向集约要效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