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工业景气指数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库存增长较快值得关注
辽宁朝阳年产1.5亿安时电容型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进入规模生产阶段。 白铁军摄 (新华社发)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副主任 潘建成

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2014年二季度,工业经济景气度整体上能保持平稳运行并呈现温和回暖迹象实属不易

运行缓中趋稳来之不易

2014年二季度,中经工业景气指数比一季度回升0.2点,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升的局面。

其中,6月份,工业增长在今年前5个月8.6%至8.8%平稳窄幅波动的基础上,呈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实现9.2%的增长。

上半年,体现微观效益的工业企业利润保持10%左右的平稳增长,利润率同比有所上升。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二季度78.1%的企业盈利情况“处于正常水平”或“好于正常水平”,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

结构延续优化态势。企业景气调查显示,食品、医药、汽车、文化用品等与消费关联密切的行业以及IT设备、仪器仪表、电器机械等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处于130以上的较高景气状态。

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工业景气整体上能保持平稳运行并呈现温和回暖迹象实属不易。

受产能过剩以及节能减排的影响,煤炭、石油加工及炼焦、钢铁等上游资源性和高耗能产业仍处于低景气甚至不景气状态;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并没有显著上升,显示产能过剩对工业经济运行带来的压力仍比较大。

面对持续的较大压力,今年以来,政府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改革红利的释放,另一方面适时适度推出一系列定向调控的稳增长政策,在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景气分析显示,二季度,保留随机因素的中经工业景气指数比剔除随机因素的指数值高2点,两者之差比一季度提高0.8点,一定程度上表明包括宏观政策在内的外部因素对工业景气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影响。

去库存面临较大压力

尽管目前工业景气正常,未来走向预期平稳,结构呈现优化趋势,但“三期”叠加影响短期不会消除,工业库存变化值得关注

从反映未来市场需求变化的先行指标“订货”情况看,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二季度工业企业订货“处于正常水平”或“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比重为81.2%,与一季度持平,表明市场需求变化不大,既不会明显升温,也不会大幅降温。

值得关注的是,纺织服装、文化用品、IT设备制造等订货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设备维修明显回升,而烟草订货明显回落,煤炭、钢铁订货依旧相对较低,反映了前述结构变化的趋势仍将延续。

二季度工业企业的预期景气指数高于即期景气指数,但低于一季度的预期景气指数,表明企业家预期看好,但预期改善程度并不大,属于谨慎乐观的态度。

不过,“三期”叠加对工业经济的影响不会是短期的。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最新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差不多四分之三的经济学家认为,“三期”叠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现在算起至少还要延续三年以上,这一影响会更充分地体现在工业经济上。在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我国工业增长的换挡需求日益明显;结构调整的阵痛其实刚刚开始,通过改革和创新实现结构升级任务艰巨,道路艰难;前期政策消化远比预期的困难,比如国务院文件已明确电解铝属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之一,但在西部部分地区近年来仍然新上马了不少电解铝项目。因此,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加大力度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

从短期来看,工业库存的变化值得关注。经初步季节调整,截止到二季度末,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速为12.5%,比一季度上升2.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呈上升态势。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相比,产成品资金增速连续两个季度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高出2.2和4.3个百分点,且两者差距不断扩大。而这一库存增长的加快是在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的背景下发生的,基本上属于库存的被动增加,表明生产增长的回升并不完全是市场需求回升推动的,也说明未来一个时期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

因此,各地一定要将稳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只追求短期增长的加快,给长期更加协调发展增添难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