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环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加坡现代服务业促经济发展
□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陶 杰
远眺新加坡金融区——众多银行落户聚集的地方。
本报记者
陶 杰摄

每当全球经济不景气时,世界各国对外出口都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扩大内需,提高自我造血能力,便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课题。其中,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则是一个良好的思路。新加坡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新加坡将现代服务业确立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以及国际旅游会议中心,服务经济已经成为新加坡经济的主体。进入本世纪后,新加坡全力推进服务经济的知识化和信息化,将其作为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予以重点培育。为此,新加坡政府成立了一个服务业总体推进机构,及时监测和解决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和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

新加坡虽然自然资源稀缺,但其拥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国际航运的重要通道以及联接东西方的桥梁。为此,新加坡在选择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行业时,十分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先从发展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和国际旅游入手,进而吸引国际著名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总部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和国际金融,从而逐步将新加坡打造成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旅游会议中心。现阶段,新加坡又进一步发挥其多语种通行、多种族融合的优势,面向全球高标准地发展教育、健康保健以及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新加坡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新加坡经历了主要以单一转口贸易为主的传统服务经济时期。在这一阶段,新加坡主要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重点发展以转口贸易为主的传统服务经济,农渔业和制造业则处于次要地位。随着东南亚各国直接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新加坡转口贸易额急剧下降,经济增长减缓,失业率上升,传统服务型经济深受打击,不得不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二是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新加坡服务业经济发展退居次要地位。面对本国转口贸易服务经济的萎缩,新加坡及时抓住西方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国际机遇,开始实施出口导向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造船、炼油和电子等出口制造业,而贸易、航运等服务业经济的发展则主要围绕出口制造业展开,相对处于次要地位。

三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新加坡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新加坡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失去了优势,外向型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一方面倡导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制造业实施升级;另一方面优先发展物流、金融、商贸、交通通讯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向现代服务型经济转型。

四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新加坡确立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战略,努力使其发展成为可以提供世界级服务的亚洲主要国家。为此,新加坡通过知识化和信息化来彻底改造和重新定位贸易、物流、资讯、金融、旅游等现有服务业;利用双语言的优势高标准发展教育、健康保健和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从而促使新加坡向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更高经济形态转变。数据显示,2008年,新加坡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67%,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则占职工总数的7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