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文汇 通讯员 陈 晨
“我自己都没想到,首次新疆之旅竟与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8年前,她原本随丈夫从老家山西运城到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考察投资,却被当地可爱的孩子们所感染,被当地渴望教育的需求所打动,由此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人生航向。“当时我就认定,今后我属于这里,一定要为伽师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在新疆书写人生最精彩的一章。”她说。
她就是蔡秀梅,现任新疆伽师县教育局副局长、第二中学和双语小学校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校长妈妈”。在她的影响下,丈夫将原本投资铜矿的资金投向学前幼儿教育,现在伽师县经营一家幼儿园;儿子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到新疆工作。
今年51岁的蔡秀梅原来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教育局的一名干部,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丈夫李义海经商。2005年12月,蔡秀梅随丈夫来到伽师考察,在参观学校时,当地薄弱的师资力量让她思考:“没有我,盐湖区的教育事业不会受影响;但如果我来到伽师,这里的教育事业却可能有所改变”。
蔡秀梅落户伽师的想法,起初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同。“这么多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我们也应该有所奉献吧!”李义海拗不过妻子,最终被说服。2006年4月,李义海用原计划投资铜矿的600万元,开始建设一所幼儿园。当年9月,设施完善的幼儿园建成开园。首批百余名孩子入园,其中95%是维吾尔族小朋友。
蔡秀梅把对孩子们的爱,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根据维吾尔族家长与孩子告别时要拥抱的习惯,她探索出了肢体语言教学法。每天,蔡秀梅都带领教师们在校门口迎接、拥抱每一名入园的孩子,给孩子们鼓励。维吾尔族能歌善舞,蔡秀梅就设计了音乐教学法,让幼儿园里充满了快乐的歌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学习的兴趣。在蔡秀梅的带动下,她的团队共创造了20多种教学法。开园一年间,幼儿园的孩子越来越多,从10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逐渐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
2007年7月,蔡秀梅的工作关系正式从山西运城调入伽师县,被任命为县教育局副局长,兼任双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次年4月,她又兼任县二中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放弃老家稳定的工作、殷实的家业,却跑到边疆搞教育。”一位熟识的老乡一直不理解她的选择,来伽师看望蔡秀梅时,便悄悄跟随她,目睹了她一天的工作。看到蔡秀梅忙碌并快乐着,与老师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时,这位老乡理解了她的选择,“在这里,蔡秀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蔡秀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影响着周围的人。因缺乏教师力量,县二中高中教师古再努·麦麦提产后35天就上班了,却不领一分钱加班费;食堂师傅库尔班·买买提已办了退休手续,本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又无偿回到岗位继续工作。“校长在,我们不能走。”库尔班说。
伽师县教育局原局长依玛木·木沙临终时说,“蔡秀梅夫妇要是早来10年,伽师的孩子就会早点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嘱咐妻子要与蔡秀梅夫妇交朋友,如今两家人无论是古尔邦节还是春节,都会相互走访,互致问候。
“是新疆这块热土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在伽师,蔡秀梅收获着感动,也成为她前进的动力。“在伽师的这几年,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要这里需要我,我就会继续努力,与孩子们同进步共成长。”蔡秀梅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