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清华大学准备迎接百年校庆前夕,时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的顾秉林对来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校长陈力俊表示,“大学有3宝:校训、校友和校园。两岸清华的校训相同,海外校友会是一家。”顾秉林的风趣讲话得到了对方认同,陈力俊也认为,“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两岸清华同根同源、内外神似,“关系非比寻常”。
“一所大学的校训,反映了一所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乃至广大校友需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勉励性特征。可以说,校训是一所大学传统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的支柱与灵魂。”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说。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缘起于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为清华学子作的一次题为《君子》的演讲。他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激励学子努力成为“真君子”。梁启超指出,君子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果敢坚毅,奋发图强;又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以博大之襟怀容载万物。这番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
早在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清华学堂章程》)。随着时代发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也在不断升华演进,涵盖了雪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和人文日新的追求卓越精神。
如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铸入校徽,高悬于清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截至2011年,清华园共走出了465位院士、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的14位。一批批清华学子秉持校训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条战线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国家为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创造了杰出业绩。
邱勇表示,清华校训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强调人们要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砥砺践行。
事实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正因如此,清华校训不仅在清华师生、校友中不断传承,在全社会也广为传诵。
“大学肩负着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责任,在校的青年学子更是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其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邱勇指出,大学校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育人效果,要进一步探索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赋予校训精神新的时代元素,让广大师生对校训精神内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增强大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