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息烽县:
整改突出“快、准、实”
本报记者 王新伟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贵州省息烽县针对群众反映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以接地气、助增收、抓教育、促小康四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突出“快、准、实”,切实抓好整改。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息烽县委11名常委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共查摆个人“四风”方面突出问题178条。在一番红脸出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一些县委常委矛头直指县委书记钟阳,提出了“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研究不够,特别是息烽县一磷独大、产业结构单一、活力不够,既有依靠思想,亦有畏难情绪。早就看出问题所在,迟疑犹豫、不下决心,有‘等、靠、拖’思想……”等问题。

结合大家所提的建议,钟阳与县委班子反复调研、再三论证,通过对自身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等进行全盘分析,提出了重新打造一个百亿元级产业园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息烽产业园的计划。

在青山乡与村民“面对面”座谈时,钟阳开门见山地说,“希望大家对县委和县直部门存在的问题,不兜圈子、不绕弯子、不留面子地指出来。”围绕用水用电、生产建设、衣食住行和富民强村等民生问题,参与座谈的群众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通过“小座谈、大走访”,息烽县做到了与全县农户家家见面,实践活动实现了“敞开大门”。息烽县各级党员干部做到了“四同四覆盖”,即与基层党员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壶茶水、同干一场农活、同摆一次家常;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进乡入村,乡镇班子成员进村入组,村支两委、驻村干部进组入户。全县已累计开展“小座谈”300余场,收集意见3292条,走访基层党员群众12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民生问题上千件。

息烽县委常委利用赶集天,到联系乡镇定点开展“征求意见同心集”13场,收集意见166条。用“背靠背”方式,征求各乡镇、各部门对常委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96条。

针对一些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有的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息烽县制订了《非领导职务科级干部管理办法》,在实践活动中不定期进行暗访暗查,定期通报。

在推进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上,针对重部署、轻落实,乡镇党委书记不重视党建、不会抓党建,村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欠缺,农村致富带头人技能缺乏、总量规模小等问题,息烽县以深入开展“两进两促”专项活动为契机,明确由县委常委、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副县长进软弱涣散村,促整顿转化、晋位升级,其他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进贫困村,促脱贫致富、同步小康,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针对“小座谈、大走访”中市民提出的“息烽城镇化率低、县城无特色”等问题,息烽县委一班人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形成了“城镇功能向南扩展,工业发展向北延伸”的共识,并以后发赶超的“息烽速度”揭开了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大幕。

依托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三套马车”,奋进中的息烽先后实施了县城“南移、西扩、北延”等重大项目,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7年的4平方公里增加到6.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原来的4万人增加到7万人,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34.4%提高到35.59%。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