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硬件+软件+互联网”
“三项全能”助小米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杨学聪

不久前,记者来到北京清河五彩城小米总部做客。在办公区里,贴上“马上有小米”的红色袖章,穿过闸门,与身着各色T恤的年轻员工擦肩而过,每件T恤靠近胸口的位置都印着“MI”字标志。

2010年成立的小米科技公司,一直保持着骄人的业绩。今年上半年,实现手机销售2611万台,增长271%;含税销售额330亿元,增长149%。现在,小米人都在为全年销售6000万台手机、2015年突破1亿台的目标努力。

以手机硬件为载体、提供软件和互联网服务、自有小米网是唯一销售渠道——小米以“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商业模式攻城略地,4年即成为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方面齐头并进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7月29日,“米粉”们期盼了18个月的小米手机4将正式开放购买。非黑即白的经典色彩,“工艺和手感,超乎想象,依然全球顶配性能之王”的定位,让人心生向往。

一周前,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北京发布了被定义为“创业4年代表作”的小米手机4。不同以往,这次发布对配置、性能一笔带过,着重突出了其在设计、做工上的认真。

“公司成立时只有14个人。”回忆那段艰难岁月,小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周光平感触很深,“那时正是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的关键时点。一些外企看好中国市场,却不想在中国做最好的产品。雷军看准时机,招揽了一批国际一流人才。”

在小米创始人中,负责手机团队的周光平年龄最长,他在摩托罗拉工作过15年。“大家聚在一起挑战自己,就是想把前人没做到的事做到极致。”周光平说,小米成长的速度连这些创业者也始料未及。目前,小米员工已超过6000名,其中1800多人是研发人才。

谈到小米的成功之路,周光平总结,这是因为“我们用最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方式做小米,把硬件、软件、互联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了‘三项全能’。”

创业伊始,怀着用移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制造业的愿望,小米选择了“硬件+软件+互联网”的“三项全能”之路。手机行业是一片红海,做好硬件就很不容易,还要做好软件和互联网,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难度不言而喻。

“我们以微利在网上销售手机,靠后续的互联网增值服务赚钱,所以具备高端性能的小米手机,定价却属中端。”周光平说,一台手机有1000多个元器件。为了让小米手机有个“好身体”,小米从零开始拿下了全球数百家顶级供应商。为防备不可抗力的影响,所有关键器件都有第二、第三供应商备份。

做好手机硬件是基础,软件才是灵魂。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前,小米就创立了MIUI每周更新的互联网开发模式,赢得了50万核心发烧友用户。目前,小米的Android深度定制系统MIUI,以每周更新一次的频率,完成了近200次更新。

酒香也怕巷子深。小米的成功,与小米手机发烧友——“米粉”的力挺密不可分。周光平用“血肉相连”来形容“米粉”和小米之间的关系。“我们把‘米粉’当朋友,销售手机只是第一步,还不断在网上搞互动,听意见,做改进。我们的机顶盒、路由器等设备,也是在互联网模式上做出来的。”

通过网上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小米与“米粉”进行着无缝对接。“米粉”的需求,经由这些途径反馈到技术部门,经过筛选最终变成小米手机的新功能。小米手机软件中三分之二来自工程师,三分之一来自“米粉”。

“手机发烧友往往是一个群体的意见领袖。他们热衷于小米、参与小米的功能设计,一定也会向周围的人推荐。这就是粉丝的力量。”周光平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