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弹琵琶”兴陇原
——甘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调研行(三)

尽管历经千年风尘,莫高窟岩壁上举足旋身、反弹琵琶的伎乐天神韵依旧,这个绝世舞姿被后人视为敦煌的象征。一如敦煌,被视为陇原大地的符号。

“参加国际会议,外国同行可能不知道甘肃,但你说来自敦煌,对方立刻恍然大悟。”提起亲身经历,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记忆犹新。称这个丝路重镇是甘肃的名片,一点儿都不为过。

丝绸之路横贯甘肃东西,绵延1600公里,是东西文明交融之地、商贸往来的咽喉要道,敦煌是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当我们从河西走廊的西端一路向东,更惊讶于这个西部省份的文化宝藏如此璀璨——“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除了丝路文化,甘肃还孕育了始祖文化,距今8000余年的大地湾遗址将有记载的人类文明史提前了3000多年。

传承华夏文明是甘肃的使命。如何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将文化基因注入现代生活,使历史印记焕发时代生机?这是甘肃一直在思考的命题。

“国家批准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我们要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反弹琵琶’式率先发展、超常规发展的路子,在这个方面我们承担着国家责任。”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说。

“反弹琵琶”,是文化与经济的协奏,是积淀、传承、创新的交响。

积淀,把握历史方位,摸清文化家底。

采访中有一点感触很深,甘肃对自身文化资源禀赋有着清晰的认识。目前,覆盖全省的文化资源普查已完成了前两个阶段,建立起省级文化资源名录和信息平台,并联手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同时,甘肃注重谋定而后动,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等系列规划都广邀“智库”、数易其稿才最终落定。摊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路线图”展现在我们眼前:围绕“一带”(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建设“三区”(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和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这幅蓝图恰勾勒出甘肃的文化家底。

传承,接力共同记忆,延续华夏命脉。

保护,不遗余力。丝路申遗成功之后,甘肃的世界文化遗产点增至7处,文物保护和大遗址保护在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占极重的分量。还有一组数据能说明问题,一年多来,甘肃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58处,总数达到131处。未来5至7年,甘肃的“历史再现”工程,将在全省建设千个左右不同类型、不同投资主体的博物馆,珍藏历史的记忆。

记忆,口口相传。敦煌一处农家乐里曲声悠扬,村民自乐班登台亮嗓。67岁的张学宽说,大部分成员来自月牙泉村,敦煌曲子戏、敦煌小调、秦腔等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为村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提供便利,搭建群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正是甘肃建设“乡村舞台”的目的,人们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民间的文化传承已融入血脉。在临夏县黄泥湾乡郭吴村,砖雕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沈占伟和其他几位砖雕师一起开了神韵砖雕公司,不断延伸着这个源自秦汉的民间技艺,他们的产品已在国内外多个展会上获奖。除了成规模的民俗工艺外,还有一些民间艺人散落于乡间。近年来,甘肃一方面加大对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力度,一方面推出“文化集市”项目,借助市场手段,帮扶民间民俗工艺者,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

创新,激活文化魅力,释放文化活力。

破解难题有新招。自然、人为的因素影响着敦煌壁画的衰老速度,“数字敦煌”有望让千年壁画容颜永驻,在保护和发展中寻找平衡,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目前,莫高窟现存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窟中,86个已完成采集。庞大的高清数据不仅能定格今日妆容,还能进行虚拟修复,方便学术研究和观光游览。新建的游客中心已于近日开张,人们能在此享受球幕全景带来的震撼体验。“科研、观光的传统方式将被改变,‘数字敦煌’可以让人们看得比洞里更真切。进洞人数将根据承载力进行限定,进洞体验会更好。”樊锦诗说。

文化生态成新景。画家王亚玲把家搬到了鸣沙山下的画家村。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入驻,这里渐成为敦煌又一个文化发展基地,未来,这里将聚合创作、展览、交易等关联产业集群。王亚玲看中的,正是这种人文氛围和文化生态。无独有偶,酒泉瓜州县建设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不仅将此定义为主题公园,更希望形成书法家交流创作、以笔会友的人文景观。

结构调整有新路。文化产业发展也在转方式、调结构。嘉峪关市水文化集团公司负责城市水系生态治理,业务重心已从河道的生态整治转为做足“水文化”这篇大文章,依托龙王滩遗址构筑的“华夏龙园”是最新一笔。在临夏州,传统中医药种植基地瞄准了新定位:医学科普、养生休闲和观光农业的文化旅游产业园。继《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后,甘肃正着手编制兰州都市现代文化产业区等的发展规划,着重突出创意、科技、金融、市场等杠杆效应。“甘肃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吃老本’,要从‘资源型’向‘创意型’转变。”甘肃省文化厅厅长孙伟说。按计划,到2015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3%以上。

讲好故事有新意。舞剧《丝路花雨》30多年长演不衰,先后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近年来在英、法、德等国家的商演更是颇受好评。此外,甘肃正推动“纪录片大省”建设,讲好华夏文明的千年故事。眼下,举办两届的嘉峪关国际短片展已吸聚世界目光,成为中外文化推介交流的开放平台。

打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文化牌,甘肃也面临考题。

考协同力:甘肃编制出台了文化建设的系列规划,如何进一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发挥政策叠加效应考验智慧。不同区域特色各异、功能不同,如何根据承载力限制均匀施力,全局思维、通盘考虑尤显可贵。

考想象力:甘肃的文化资源丰富,但很多宝贝待字闺中,需要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进行全方位挖掘开发和系统规划,用创意点亮“吸引力经济”。

考竞争力:文化的活力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受制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甘肃省文化企业实施重大产业项目能力还不足,唱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这台戏,还有待文化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考生命力: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认同。文明交融谱写了敦煌的灿烂华章,人们对和平静世的祈求使这里成为千年的精神寄托。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这是一碗“心灵鸡汤”。有意思的是,被誉为当代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就诞生在甘肃,在思潮涌动的年代它给了人们停靠的驿站,同时收获了市场的肯定。

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是文化魅力的基因。如果说,敦煌壁画是解开丝绸之路千年盛世的钥匙,那么,今天,续写华夏文明的辉煌,且听一曲“反弹琵琶”兴陇原。

(甘肃采访组成员:张小影 徐涵 李琛奇 顾阳 潘笑天 董碧娟 吴浩 陈发明)

(本文执笔:张小影 潘笑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