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民大学:
“实事求是”传承代代学子
本报记者 韩秉志
人大校训:实事求是。 (资料图片)

校训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对学生而言,校训承载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时至今日,这些学校治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涵养,成为创新人才培育、培养的重要理念。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校训故事”专栏,敬请关注

步入暑期,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665支团队、5645名学子怀揣理想与信心,踏上了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研、社会服务与社会考察的征程。

举办“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体验农村社会的“温度”,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多年的一项传统,这也是学校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写照。这个暑期,1092名人大师生在29个省份的162个行政村开展的社会调研,将围绕农村教育、能源消费、养老保险、土地权益、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民主等现实问题及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展开调查。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每年有超过5000名学生赴全国各地及海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这一切,都映射了镌刻在学校东门巨石上的4字校训——“实事求是”。

193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后来几经辗转,先后更名为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实事求是”虽并非从学校诞生之日起就明确作为校训,但从陕北公学到如今的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始终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大学子。

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曾说,“陕北公学的教学工作有3条原则:一是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二是教学内容少而精,三是教与学一致。”华北联合大学成立后,也明确把“注意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作为教学方针之一。

在北方大学教职学员全体大会上,时任校长范文澜提出,北方大学的办学宗旨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校风即为“实事求是”。

1948年春,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提出把学校校训确立为“忠诚、团结、朴实、虚心”。“朴实”即为“不虚伪、不轻浮、不好高骛远、不粗枝大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态度”。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将其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

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镌刻着“实事求是”4个大字的汉白玉巨石,被矗立在了学校东门的正中央。

70多年来,“实事求是”校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大学子。他们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保持、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并赋予其新内涵。

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胡福明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陈锡添创作的《东方风来满眼春》,被视为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在“实事求是”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大学已成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成为发展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进入新世纪,中国人民大学提出了“真情、真想、真干”的行动纲领,为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增添新内容,注入新活力。不久前,100篇由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撰写的优秀田野笔记集结成《千人百村调查手记2013》,就呈现出大学生眼中鲜活的乡村故事。

“我从未想过自己能走这么长的山路,能学做这么多的农活。看到的基层农村,亲耳听到的真实描述,与课堂上的学习完全不同。我将把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实现青年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2012级本科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生代表徐立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