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数语、字字珠玑,指引青年学子立身处世,把握学问之道和为人之道……校训根植于传统文化,是一所大学内在精神的凝练表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校训注入了活力,大学校训则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高校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的直观表现。
能让青年学子铭记于心的校训绝不是靠文字的争奇斗艳,而在于能从凝练的句语中咀嚼出“大学的真味”。梳理名校校训,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都有一些能让本校师生口口相传的故事,要么源于对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思考,要么溯及大学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某些事件或某段历史。
比如,湖南大学师生们铭记于心的“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实事求是”是对岳麓书院“通经致用”“爱国务实”精神的发展,而“敢为人先”则是对湖湘文化“敢为天下先”精神的传承。再如,每一位华东师大人提起师大精神,都能脱口而出的“求实创造、为人师表”。又如,每一位南开人,都时刻铭记着张伯苓先生在30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宣布的“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可以说,校训是大学对其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追求的符号表征和个性表达。正是有了校训这样的精神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变得更加具体、鲜活,更能指导一代代青年学子的人生和价值取向。
校训从历史中走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染力,让每个学子都能得到启迪。校训的意义更在于践行,它不仅是师生个体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规范,更是学校坚守立校之基的“精神围墙”,引领大学“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咀嚼校训之味,品味的是大学的精神,回味的是信仰的力量。
青年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每个青年学子都从自己做起,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之舵,必能鼓起梦想之帆,为事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凝聚起磅礴的力量。(相关报道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