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用财政资金撬动中长期贷款,开展贫困地区基础建设——
甘肃扶贫探路市场化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

自2005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甘肃已解决了12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在甘肃广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意义非同寻常。据调查,吃上洁净水后,相应项目受益区群众肠道传染病等发病率降低40%,户均年节省医药费200元以上。

过去,农民为挑一担水,往往要走很远的路。甘肃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项目受益区户均年节省用水工日60多个,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户年均收入普遍增加,增长幅度在0.5万元至2.5万元之间。严重缺水区域户均年节约拉水费用500元至1200元。

甘肃这个欠发达省份面临的现实是,全省还有500多万农村人口等待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正在实施和剩余将要建设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多在沟壑区和山丘区,地形地貌复杂,水源偏远,水质较差,净水工艺复杂,输配水管线长且实施难度大。”甘肃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张承宗告诉记者,这些地方的安全饮水工程属于后期的“硬骨头”。据调查,工程人均投资达到1200元左右,部分工程达到1500元至2000元甚至更高。

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利用国开行贷款开展贫困地区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建设,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甘肃省选择甘南藏区的临潭县,六盘山区的临夏县、东乡县、武山县、通渭县,秦巴山区的两当县,还有插花型贫困县山丹县等7个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县先行试点。

2013年10月18日,甘肃省正式启动利用国开行贷款开展贫困地区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建设试点。

“这不仅仅是一件增加投入的事,更是对整个扶贫模式和开发机制的一大创新。”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说,利用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开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其开创性意义就在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使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实现了有机统一,政府扶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信贷资金匹配起来管理使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又使整个扶贫开发工作逐步纳入市场化运作轨道。

甘肃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贫困,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础设施滞后,许多地方道路状况很差,人畜饮水困难,缺乏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记者了解到,2013年之前,甘肃仍有54%的通村道路没有硬化,还有500多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没有保障。欧阳坚说:“抓住贫困地区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建设,就抓住了贫困地区民生的关键,也牵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

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了解到,根据2013年度实施方案,利用国开行贷款解决饮水安全工程的7个试点县计划新建集中供水工程52处,维修改造集中供水工程1处,总投资5.55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1.55亿元,拟申请国开行贷款资金4亿元,解决39.11万农村人口和3.22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今年3月,2013年度试点县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目前,2013年度国开行第一、二批贷款共3亿元已下拨各项目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正在有序实施,计划7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武山县高楼乡在2009年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漳河两岸川区群众自来水入户。县水利局副局长赵晓明告诉记者,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国家按照人均514元投资,加上省的配套资金,人均投资能达到643元,但是要解决山区群众饮水安全项目,至少需要人均1200元的投资,“去年有了国开行贷款,资金缺口就能补上了,这个项目6月底就能完成通水试运行。”赵晓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山县已经解决了全县14个乡镇203571人的农村人口和90所学校22236名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