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0日举行的2014国际货币论坛上,与会的中外专家就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能否在短期内完成?美国、德国等国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人民币国际化还需推进哪些配套措施?对这些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专家们各抒己见。
必须保持足够耐心
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也具备了不少有利条件。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前景非常乐观,只需10年、20年,甚至更少时间,就可替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对此,与会嘉宾表达了不同看法。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说,美国GDP在19世纪末就超过了英国,但直到50年之后,美元才真正取代了英镑的地位。当时美国的GDP已经超过英国的4倍了。所以说,经济规模的赶超并不能迅速带来货币地位的改变。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副校长雷纳·克朗普则分享了德国马克的国际化经验。他说,当时德国的经济状况和中国今天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出口很强、形成大量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金融机构逐渐国际化等。但也有一些是中国目前不具备的,比如在工业设备方面的领先、资本市场的放开程度等。即便拥有这些有利因素,德国马克的国际化也经历了相当长时间。克朗普表示,“德国马克以及随后进入到欧元的国际化过程,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所以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保持足够耐心。”
顺势而为稳扎稳打
近几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大进展,概括而言:一是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二是资本账户开放规模越来越大;三是各种货币互换和清算机制得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四是人民币在境外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为2.57万亿元。人民币国际债券和票据存量达到719.45亿美元,同比增长34.9%。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八大支付货币。
不过,政府和监管部门依然清醒地认识到,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而应顺应趋势、逐步推进。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李文泓表示,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综合实力和美国、欧洲相比差距不小。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货币的国际化还需要科学规划,有明确步骤,稳扎稳打。
深化改革练好内功
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归根到底还要练好内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有更长远的目标,如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能够为稳定全球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等,就必须配套一系列深层次改革。
摩根大通亚太监管战略主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亚太部门主管 Anoop Singh说,中国需要推进三个重点改革,以不断加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一是汇率改革,二是金融市场放开,三是资本账户放开。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要让国际市场投资者对人民币有信心。投资者看重一种货币至少有两点,一是流动性,二是盈利性。要长期稳健地实现上述要求,需要国内相关金融改革不断推进。
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也要有新办法。李文泓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货币当局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监管当局的监管水平,包括强化跨境风险的监测、加强与国外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