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6月,深圳迎来两件喜事:一是陈嘉庚科学奖揭晓,全国共5人获奖,深圳占了两席;二是深圳成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第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两件喜事都得益于深圳精心培育多年的创新发展模式和创新生态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
深圳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深圳是座因创新而生的城市,创新文化是其与其他城市相比一个最鲜明的特色。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坚表示,深圳有着浓厚的移民文化,是国内最具创新“基因”的城市。作为曾经诞生了腾讯、华为、中兴等高科技创新企业的城市,深圳已经成为一个创新创业之城,大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刚刚毕业就创业的现象屡见不鲜。据统计,按照2013年末深圳全市常住人口1062.89万计算,平均每9个深圳人中就有1个在创业,其中,近六成创业者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可以说,创新创业精神已经融入深圳的血液,成为深圳的独特基因。
目前,深圳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具体体现为6个“90%现象”,即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这些现象凸显了深圳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中的主体地位。
除了得益于市场“无形之手”的助推,政府“有形之手”的紧密配合也是深圳创新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成立专项基金不断加强创新制度建设,市财政科技投入每年保持稳定增长。正是这种“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主动”的创新模式,最终形成了深圳“千军万马齐创新”的局面。
聚集创新要素
人才队伍的高端化、年轻化、技术尖端化建设,为深圳自主创新注入了无限活力,实现了人才资源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高匹配。各类创业载体为有效聚集人才、资本等优质创新要素夯实了基础
在深圳独特的创新生态环境中,人才战略首当其冲。人才是自主创新之本,深圳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归功于其吸引全国人才、包括海外回归人才的加盟。
近年来,深圳实施“孔雀计划”倾力揽才,并通过举办高交会和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途径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深圳有大批公司是全国各地人才带着技术成果来这里工程化、产业化后兴办起来的,有些则是海外学者带着技术成果回来创业成功的。比如深圳华大基因就是海归学者组建起来的,其基因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都居于世界前列,研究超材料学科的光启研究院也是如此。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高端化、年轻化、技术尖端化建设,为深圳自主创新注入了无限活力,实现了人才资源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高匹配,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轨道。
围绕创新型城市战略的实施,深圳还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创造科研学术环境,借助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外脑”成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低成本健康与医学工程、云计算与智慧城市等方面打造科研高地。深圳还不断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载体建设,保证创新载体养分充足,为有效聚集人才、资本等优质创新要素夯实了基础。据统计,目前深圳各类创业载体共有955家,这些载体有效推动了科研基础能力的提升,也不断孵化出新的创新成果。
与此同时,深圳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科技+文化”等模式,为企业创新输送力量,让创新生态子系统无缝衔接、协同发力,并发挥产学研资联盟作用,以创新生态子系统的强强联合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崛起,形成了创新生态体系的强劲活力。
培育创新动力
企业创新从模仿追随向源头引领攀升,知识及技术创新从“分离式”向“一体式”迈进,产学研联盟创新从“单兵式”向“协同式”转变,科技资源配置从区域向全球拓展,金融服务从生产环节向创新全链条延伸,创新支撑从政策扶持向营造生态提升
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在深圳形成了巨大的创新磁场,催生出华为、中兴、腾讯、华大基因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结出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2013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占全国总量的48.1%,连续10年居全国各大中城市之首;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133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比达61.2%,是全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3%。
目前,深圳自主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例如,企业创新从模仿追随向源头引领攀升,知识及技术创新从“分离式”向“一体式”迈进,产学研联盟促进创新从“单兵式”向“协同式”转变。同时,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科技资源配置从区域向全球拓展,金融服务从生产环节向创新全链条延伸,创新支撑从政策扶持向营造生态提升,为打造深圳经济升级版提供了源源动力。
深圳市还大力实施“科技登峰”计划,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基因测序分析、超材料研发等方面都处于国际前沿,国家超算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基础设施投入运行,企业创新已从模仿追随向源头引领攀升。同时,不断探索传统院所体制机制创新、民营研发机构运营、引进海外创新团队等三大模式,实现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应用有机衔接和一体式发展。
与此同时,共性技术创新联盟、关键技术创新联盟、专利和技术标准联盟协同发力,已经成为深圳加速自主创新的亮点,形成一批核心知识产权及技术标准。比如,深圳LED联盟成员已攻克产业链6种关键制造装备,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电信等主导的光纤国际标准已在全国推广并被美国MSO运营商采用,类似的专利和技术标准联盟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彩电、生物医药等领域均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