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 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领导会做“三事”
□ 无 忧

关键时刻能“扛事”,日常管理能“懂事”,追求卓越能“成事”,力做“三事”管理者

一位总裁级的资深职业经理人与后辈们畅谈职业历程:管理者常常说员工要有“三心”,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而相对应来说,管理者应该有“三事”,就是能扛事、能懂事、能成事。

“扛事”是说管理者遇到难题是否敢于决策,对于问题是否敢于承担责任。“能不能扛事儿”往往成为下属判断老板是否“合格”的底线。

最近刚刚换工作的李先生提到,离开上一家公司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老板不值得信任:当另一位同事出现工作失误,受到外界质疑的时候,老板选择让李先生成为“替罪羊”与外界沟通,而老板自己则躲在暗处不出面。这件事情发生后,李先生内心已经十分确认这位领导是一个“不可跟”的人,不仅对大方向不清晰,而且在团队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让下属去背黑锅,这样的举措已经触及了下属内心的底线,李先生从那次事件发生之后就开始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这位受人爱戴的总裁就曾经在经济危机业绩下滑后,亲自代表业务集团向分销商“谢罪”的惨痛经历,虽然面对失败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这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懂事”,是了解员工诉求。所有的员工对于管理者都有着相应的预期,期待管理者能够关心自己的职业发展,更实际地来说希望管理者代表组织来满足自己对薪酬待遇方面的需求。员工总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判断出,自己的老板是不是一个“自私”的老板,到底是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还是时常为团队争取到好的资源,与团队寻求共赢。

很多企业都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符合劳动法的员工关系操作流程,每一位新任经理都会去学习如何合法用工,为公司规避风险。但是更多时候,如果经理能够在日常管理中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向,就能够防患于未然。前不久有企业员工离家出走,连续两周旷工,公司在做解除劳动合同处理的同时,也做了报警处理。所幸员工没有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否则企业要承担的责任和损失不堪设想。最终员工选择了主动离职,但其失踪的根本原因一直是个谜。回过头想,员工遇到的问题无论是什么,都一定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日常工作中会有蛛丝马迹可循。一个善于管理和观察的经理,一定不会在有突发状况的时候毫无头绪。如果经理能够观察员工的动向,把握员工的心理状态,了解员工在经济、职业发展、生活等重大事项的实际诉求,就能够预测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当然,这要求管理者具有倾听的能力。

“成事”就是管理者自身是否拥有卓越的志向,让员工感觉到跟着领导在现有平台上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曾说,那些很多能成事的人常常有三个最大的本事:第一,清楚地知道办成这件事情因素,尤其核心因素关键的人和关键的事,这叫判断能力;第二,看清之后能制定一个较适用的方法,这叫策划能力;第三,用最合适的人去实施这些方法,这叫执行能力。

每个优秀的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秘方”;但产出共同的结果是,能够成就团队,成就一番事业。而更多的管理者仍然在路上,管理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练习的过程,关键时刻能“扛事”,日常管理能“懂事”,追求卓越能“成事”,力做“三事”管理者,一定能让自己和团队都更上一层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