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拉经贸合作势不可挡
本报记者 李予阳

2014年2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输电线路长达2200多公里,投资金额达50亿美元。该项目是中拉经贸合作规模持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的缩影。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拉经贸关系迎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逐渐形成了相互倚重、共同发展的经贸关系格局。主要亮点有:一是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中拉贸易额为2615.7亿美元,是2000年126亿美元的近21倍,占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的份额从2000年的2.7%上升到2013年的6.3%。

二是中国对拉美投资增长较快。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51.6亿美元,同比增长42.9%,连续4年超过100亿美元。不仅如此,投资领域也从能矿领域逐步向制造业、电力、农业和金融等领域延伸,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中国企业看好拉美市场。目前,在拉美有投资的企业主要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武钢集团、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此外,国开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已在拉美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三是拉美成为中国重要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市场。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累计在拉美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946亿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54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总体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和实际完成额的8.1%和6.9%。目前,中国工程承包业务主要涉及天然气管道、电站、公路、港口疏浚、住房、通讯设施等领域。

拉美是一个富有活力,充满希望的市场。当前,中拉经济都在平稳发展,双方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内需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而拉美各国也在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基础设施。这既成为不断拓展中拉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础,也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发展双边合作的最大优势。近年来,在中拉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拉贸易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拉美国家的飞机、肉类、水果、酒类、奶制品等非传统产品以及中国的机电产品都进入了对方市场,但总体上,双方的贸易仍以传统进出口产品为主。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引领复苏、促进发展的突破口。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中国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大型成套设备等领域优势突出,技术成熟,拉美各国也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双方企业和企业家应审时度势、奋发有为,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增进相互了解,挖掘合作潜力,发挥双方优势,开辟更加广阔的合作领域。

拉美地区资源丰富,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中拉双方应紧紧抓住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新机遇,在深化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结合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扩大直接双向投资,拓展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方式,积极打造合作新亮点,重点探讨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等新兴战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掘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潜力,推动中拉经贸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