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 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评论家“赶场子”为哪般
□ 三 三

若把“评论家”的头衔当做赚钱的工具,把自己的话语权和名声当成待价而沽的商品,媚得一些人的青睐,但出卖的是自己的良心,毁掉的是自己的声誉

这一年,有些场子散了,比如劳民伤财的文艺晚会;有些场子冷了,比如推杯换盏的饭局。但有些不大被老百姓关注、没形成社会热点的场子一如从前,此起彼伏,比如本文要拿出来说事的这种。

一段时间以来,做台节目、出本书、拍部电影或电视剧,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少不了随之跟进个研讨会或座谈会,大张旗鼓,宾客盈门;高谈阔论,四处刊登。“精神产品”不断出笼,此类“场子”不断涌现,而名见经传、上得台面的文艺评论家就那么十几二十个人,供不应求,所以当下中国文艺界便形成了一个评论家“赶场子”的文化现象。

赶场子过去是指到一个地方玩,后来就成人们常说的“走穴”。一些具有某种才艺的人,为了讨生活,不停地从一个场子赶往另一个场子,从一个舞台跳到另外一个舞台。就像歌星杜德伟唱得一样:“场子热了谁都不要躲,干脆假戏真做……”(《脱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场子说白了就是圈子,一个相对固定的圈子,一个无组织的组织。以北京为例,几个圆头圆脸的评论家几乎是“场场赶会会到,一回不到不热闹”。这也不能怨他们,主办方盛情邀请,要求名家“一个都不能少”;现场效果如何没人太在乎,只在乎个排场、气场、人场,因为都是台面上要“脸面”的人。

上午场接下午场,岁未年头加倍忙。有好事者算了一下,那些年逾半百、花甲、古稀的评论家,即便每天不吃不喝不拉不睡,要一一看完接踵而至的大部头、鸿篇巨制(电视剧一般都在30集以上),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所以在场子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名家毕竟是名家,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有时见一落叶而描漫天秋风,有时描一渍汁而波推四海。一通侃侃而谈,几堆客套老话,最后还是厚厚“红包”惹人爱,收入囊中乐开怀。

场子是局,局是利益共同体。文艺研讨会之类充其量算个小局,众多的科研成果鉴定会、各类作品评奖会,那才叫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说人家都是“赶场子、撑面子、捞票子”。评论家曾庆瑞因拍案而起痛批赵本山制作的电视剧是“伪现实主义”而名声大噪,每次听他的发言觉得还是“言之有物、受益匪浅”;原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也给人留下了“不随声附和他人,是好说好,是差说差”的品行。但是,多数研讨会和座谈会图形式、走过场是个不争的事实。笔者的一位制片人朋友拍了一部纪录片,未公映之前,真心诚意把北京有头有脸的评论家悉数请来,真心诚意地想听听他们中肯的、建设性的、有深度的意见,以便对片子再做一次加工和修改。没承想,多位“大腕”的表现令他大失所望,也就是他从他们的发言中没有受到多大启发,感觉他们似乎没有认真观看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拍出来的东西。后来,这位朋友无奈之下又在社会上邀请了5位年轻的学者,这才获得了一些他所需要的“说到点子上”的意见和建议。

5月底,笔者去旁听一个电视剧纪录片研讨会,到会评论家一个接一个发言,总的感觉是:不无溢美之词,却乏真知灼见。有两种可能:一是该剧拍得不怎么样,评论家东拉西扯、云里雾里说些好话纯粹为了应付差事;二是这些文艺评论界的大V,三天两头出现在各种公众场所,压根就没有时间认真观看和研究这部纪录片,仅仅是临场发挥而已。

文艺评论是一件很庄严很严肃的事情,“评论家”这几个字是一个神圣的称谓。能成名成家,说白了是观众和读者认可的结果,能做意见领袖,更是因为其担起了文艺批评的社会责任。若把“评论家”的帽子当做赚钱的工具,把自己的话语权和名声当成待价而沽的商品,写作“为稻粱谋”,虽能如夜莺歌唱般中得一些人下怀,媚得一些人的青睐,但出卖的是自己的良心,毁掉的是自己的声誉。倘若评论家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也罢,但误导观众和读者的行为,却似明星虚假代言一般,搅浑了原本应该清澈的文艺池塘,助长了浓厚的功利气息,最终失去观众和读者的信任。为了五斗米折腰乃至违心说假话,文人的气节和风骨哪儿去了?!

文艺的最根本职能是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评论界几年甚至十几年周而复始地形成这样一种场子文化、圈子文化、化钱文化,于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何益?于构建一个民族审美思维的良好氛围何益?不如也散了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