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缅怀抗战英烈 抒发爱国情怀
全国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纪念活动
7月7日,抗战老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合影。当日,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由16名抗战老兵及其亲属组成的参观团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摄
图为7月7日首都各界群众的歌咏活动现场。
远 舟摄

北京:歌咏盛会激发民族情感

本报北京7月7日讯 记者杨学聪报道:“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7月7日傍晚,随着丰台区五小学生合唱团的小学生唱响《卢沟谣》的旋律,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首都各界群众歌咏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纪念地——丰台卢沟桥宛平城地区举办。

整场歌咏活动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选取各个时期不同经典革命抗战曲目,采取群众歌咏演唱舞台化的艺术处理方式,将合唱、独唱、组合、情景剧等表演形式相结合,呈现了一台整体性强、节奏分明、主题鲜明的大型群众歌咏盛会,充分展示了首都市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斗志。

在纪念活动中,来自军旅之声合唱团、北京长城艺术团、丰台区卢沟桥乡前哨老战士合唱团等群众文艺团体,饱含深情地现场演唱了20首革命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祖国颂》、《保卫黄河》……随着这些家喻户晓的歌曲音乐响起,现场的群众情不自禁加入其中,进行全场大合唱。

抗战爆发纪念日前后,在北京市丰台区的宛平城地区,有浓浓的纪念氛围,一系列的“红色”行动引领居民和游客追寻红色记忆。据介绍,这里很多居民从小就生活在卢沟桥畔、宛平城内,对抗战历史耳濡目染,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沉的爱。7月6日晚,“七七事变”亲历者郑福来老人和百余位群众自发来到抗战爆发之地——卢沟桥,敬献鲜花、蜡烛,共同缅怀革命烈士,告慰烈士英灵。同时,宛平城地区依托辖区内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等红色文化资源,先后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汇演、红色书画楹联展、红色故事会等系列文化活动,与地区群众一同重温难忘的“抗战岁月”,传承浓浓的爱国之情。

吉林:公布450件邮政检阅档案

本报长春7月7日电 记者李己平报道: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吉林省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继续向公众免费开放,在抗日英雄谱处免费准备了菊花供观众表达对革命烈士的追思之情,长春市民也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后来此参观,接受教育。

长白山区通化市和白山市是当年抗联主战场,两地群众有组织地到杨靖宇烈士陵园等纪念馆和抗联战斗过的营地凭吊,怀念烈士英雄壮举。与此同时,伪满皇宫博物院爱国主义宣讲团走出去为长春理工大学1000余名师生专场演出。演出通过舞蹈、歌曲、历史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学子回顾历史,增强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7月4日,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吉林省公安厅警卫局、空军航空大学等单位,隆重举行“铭刻历史 扬我国威——纪念‘七七事变’77周年大型文艺汇演”,再现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辉煌历史,颂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

近日,吉林省档案馆向社会公布了日本侵华时期的部分邮政检阅档案,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邮政检阅档案是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公布的450件邮政检阅档案,全部为日文书写,涉及信件约4.5万封,其中日本人与日本人之间的通信占50%以上,时间跨度为1937年到1945年,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铁证。

重庆:群众拍摄抗战微电影

本报重庆7月7日电 记者冉瑞成 吴陆牧报道:7月7日上午,重庆市渝中区庹家坳社区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社区通过黑板报、LED显示器、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有关“七七事变”的历史影响,提醒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同时也激发大家反对战争,崇尚和平发展的爱国主义情怀。

此外,渝中区的解放碑、菜园坝、大溪沟、南纪门、化龙桥等街道均组织群众开展参观红岩村革命纪念馆、新华日报旧址、“六五大轰炸”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

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重庆红岩联线西藏昌都红岩文化室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并将开展捐建图书阅览室、红岩碑故事大赛、揭牌仪式、专场报告会等系列活动。

在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化四坝”之一的重庆江津区白沙镇,当地群众利用正在建设老重庆影视基地的契机,自发组织拍摄抗战题材微电影,再现抗战时期川中儿女勇赴沙场、后方群众发动大生产支援前线等故事,目前已拍摄《夏仲实跪母出征》、《抗战募捐》、《米兰花香》等。江津区还在城区人流聚集的时代广场、魁星广场等放映抗战题材《杨成武强攻东团堡》、《虎头要塞最后决战》、《抵抗抵抗》等影片,教育人们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山西:

慷慨壮歌响彻大地

本报太原7月7日电 记者刘存瑞报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到来之际,一曲曲反映中国军民团结御侮的慷慨壮歌在三晋大地响彻。作为抗日战争主战场的山西,全省各地从北到南纷纷举办了一系列“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活动。

7月7日,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广场,来自山西省灵丘县多所学校的300名少先队员代表和部分青少年举行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77周年少先队主题日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肓。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孩子们认真聆听着解说员讲述平型关大捷和雁北惨案的史实,在参观了纪念馆后,孩子们纷纷表示一定不忘国耻,牢记使命好好学习。

与此同时,在阳泉市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碑下,《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音乐旋律响起,千余人齐声高喊“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拉开了歌会的序幕。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等13首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把人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歌会结束后,大家参加了千人签名活动,参观了百团大战纪念馆。80岁的老人刘玉兰说,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重温历史,就是要告诉世人,任何人都不能歪曲历史,要珍惜和平,警示未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告慰我们的英烈。

辽宁:

博物馆里重温历史

本报沈阳7月7日电 记者孙潜彤报道:在“七七事变”及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辽宁省各界群众纷纷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重温历史,缅怀全民族抗战的英雄事迹。博物馆馆长助理崔俊国说:“这些天,‘九一八’残历碑前总是聚满了人群,特别是广大官兵,在此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沈阳军区某通信团每年都要组织官兵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以史为鉴,展望未来。战士们回忆了东北人民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14年屈辱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辉煌历程。

7月4日上午,沈阳军区某团千余官兵来到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开展以“勿忘国耻、不辱使命”为主题的祭扫活动。“77年前的7月7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黑暗的一天,是中国人心中一道永远无法平复的伤痕。”解说员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大家,上士李成说:“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苦练本领,不辱使命。”参观结束后,官兵们纷纷表示,勿忘国耻,扎实工作,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连日来,沈阳军区各部队还针对青年官兵特点,广泛开展“网上侵华罪证展”、“网上向英雄敬献花圈”等纪念活动,缅怀抗战英烈,激发练兵动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