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办好大学别靠改名
耿银平

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发布,很多考生和家长正在为报考哪所大学费思量。近日,因一字之差,同属湖南省内本科院校的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科技学院,把一些学生和家长搞得一头雾水。

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国内共有约380所学校更名,或是在学校性质和类别上不断加码,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到大学;或是将地域泛化、求大求洋,如学校冠名从县市地名到省区市名,再前缀以中国、华中等响亮字词。

关于高校热衷改名,有教育专家归纳了相关原因:第一,盲目地增加学科,为“学院”更名为“大学”创造条件。第二,把改校名当成“政绩”,不顾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三,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大学比学院“层次更高”。不过,在一哄而上的高校改名中,真正需要改的不多,相当多高校的改名则陷入了“利益和功名崇拜”,是为了申请经费、改善形象等而改名。

内在未变,校名改了,容易让大学精神变得更加浮躁、市侩、庸俗,甚至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大学校名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包含丰厚的文化内涵,有无法言说的历史沿革,这些历史沉淀、无形的韵味,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现在,一些学校文化和历史遗产随着校名的更改,瞬间消失了,即使得到更多物质回报或形象提升,这种巨大的精神和文化损失,绝对不是物质和形象能够买到和置换的。

而且,好大学不是改名改出来的,办学有道才能实至名归。踏踏实实地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认认真真地办学,哪怕你的校名不够“高大上”,因为有大学精神在,有大众的信任和口碑,仍然能得到较高的社会认同。这种立足规律、敬畏规律、尊重传统、光大传统的办学理念,才是教育行业不可或缺的底线和追求。

也因为这些原因,世界一些名校往往不注重外在的热闹和耀眼,更注重内涵的提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虽不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有名”,但他们的知名度也非常的高。可见,无论是大学、学院,还是某大学的分校,只要有学术实力和教育影响力,同样可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世界一流大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