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环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出台组合拳渐趋奏效
保加利亚平息挤兑风潮
□ 本报驻索非亚记者 张春荣
当地时间7月1日上午9时,保加利亚第一投资银行门前挤兑“长龙”消失,恢复以往的平静。 本报记者 张春荣摄

6月30日上午,保加利亚第一投资银行各网点仍有储户排队,但阵容较前收缩,民众情绪渐显平和,挤兑理由悄然变化:从“计划出国旅游用钱”到“转投黄金保值”等等,与之前相比形成反差。种种迹象表明,当局出台的组合拳渐趋奏效。

突如其来的银行挤兑风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保加利亚总统普列夫内利耶夫6月29日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将此次挤兑风潮定性为“犯罪性攻击”,要求司法部门从速调查,严惩肇事者及幕后黑手。会议强调,保加利亚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银行和金融稳定,要求所有政党将金融稳定和国家安全置于政治分歧之上。与会的各党派领导人强烈谴责针对金融机构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呼吁民众不要轻信谣言蛊惑,坚信国家有足够财力确保存款安全,不要参与银行挤兑。国家安全局根据已掌握线索,展开闪电式专项行动,一举破获多起案件,先后抓捕6名犯罪嫌疑人。保加利亚政府拟动用33亿列弗(1欧元折合1.95列弗)支持银行系统的申请,并及时获得欧委会批准。保加利亚央行号令所有商业银行正常开门营业,全额满足储户提款需要。业内专家认为,当局及时出台“组合拳”,对于稳定民心和控制局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银行挤兑风潮虽然渐趋平息,但启示颇多,值得反思。有专家认为,从表面看,储户挤兑银行是不法分子恶意蛊惑所致,但民众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是受骗上当的根本原因。保加利亚经济和政治体制转轨多年,腐败成风,党派争斗不断,政府更迭频繁,国家公信力严重受损,民众对包括银行在内的国家机构信任度锐减,一遇风吹草动,官方发声难以入耳,竞相力求自保。要扭转颓势,惟有加大司法改革,全力反腐,崇尚国家利益至上,重塑政府形象,增强民众信任。也有专家指出,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微信等通讯手段应纳入国家安全视野,相关部门应当科学管控,及时捕捉恶意信息,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还有专家认为,保加利亚现行法律亟待修订,对于恶意制造、传播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的行为,仅处以行政罚款远远不够,还应严格追究其刑事责任。为此,保加利亚央行6月30日正式致函国民议会预算财政委员会主席,建议修改和补充现有刑法,并提出两项具体建议:一是对于传播有关银行或金融机构虚假信息可能导致民众恐慌者,处以2至5年徒刑;二是倘若上述行径造成其他严重损害或获得大量非法收入者,处以5年至10年徒刑并罚款5000至1万列弗。据保加利亚央行当地时间6月30日晚发布的公告,由于官方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挤兑风潮已得到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各网点营业基本恢复正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