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安徽玩运河
本报记者 文 晶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让准备了8年的安徽两处遗产地等来了新生。近日,安徽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柳孜运河遗址与通济渠泗县段将建成面向公众开放的遗址公园,未来游客或可乘船游览古运河。

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活态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3部分。其中,隋唐运河由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永济渠4部分组成,通济渠流经安徽省淮北和宿州两市,连通黄河和淮河,全长182公里。通济渠淮北段主要在濉溪县境内,全长41.5公里。其中,百善镇柳孜运河遗址在泗永公路建设中被发现,为确认通济渠的流经路线提供了有力证明。宿州段长140余公里,泗县境内的运河故道是隋唐运河现存最完整的一段“活运河”。

安徽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杨益峰透露,遗址公园将在现有展示区的基础上建设,如今已进入立项阶段。待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正式批复后,两处非遗点的属地将进行更加详细的设计规划,最快年内就会向社会公示。

据介绍,两处遗产点现在已经有了未来的设计方向。柳孜和泗县都已明确将在遗产点附近开建博物馆,馆内不仅将复原古时商贾穿梭的盛况,展出从遗址考古挖掘出的精品文物,还将通过现代科技为游客模拟运河的波澜壮阔。两处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也有不同。由于柳孜遗址的河道已经完全干涸,不会再打“水文章”。而泗县不同,那里还留有5.8公里的河道,依然发挥着较强的防洪、排涝、灌溉、航运等功能。泗县欲借此打造“文化运河”,到时游客不仅可以乘坐古船游玩,还可亲身体会运河农耕文明,欣赏运河出土文物、泗州戏文化、奇石文化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