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欢迎习主席到韩国‘走亲戚’”
在华韩国企业家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访韩
孟令娟 李凡

本报讯 中国经济网记者孟令娟 李凡报道:由《经济日报》与《韩国经济新闻》共同策划,中国经济网与韩国经济电视台共同制作的“习近平主席访韩特别报道”电视节目将于首尔时间7月3日晚10点在韩国经济电视台播出。几天来,接受节目采访的十余位在华工作的韩国企业家、商会代表纷纷向中国经济网表示,对习主席此次访韩充满期待。

“走亲戚”、“串门”是受访韩国人士形容这次访问用得最多的词语。在中国韩国人会的前首席副会长林英虎用“亲民”、“温和”描述他对习主席的印象。希杰集团中国区总裁朴根太坚持用中文接受采访,他说:“去年朴槿惠总统来中国参加中韩企业家论坛时说,‘先做朋友,后做生意’。现在朴总统跟习主席已经是老朋友了,中韩两国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最希望听到习主席的演讲,我们非常关注里面可能透露的有关中国市场的信息,特别是中国西部的市场。”大韩贸易振兴公社韩国贸易馆副馆长、经济学博士黄在元说。

对于中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谈判、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等经济热点问题,受访的韩国企业家、商会代表非常关心,普遍认为自贸区谈判已进入最关键的时刻。大韩商工会议所北京事务所所长申亥镇说:“我很支持中韩签署自贸协定,若自贸协定谈成,两国的产品就不再需要关税了。”对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能说一口地道汉语的韩国现代汽车投资证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常务郑淳元博士认为,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基础流通货币格局,对于中韩两国具有一定的风险,在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问题上,考虑首尔具有重大意义。

在连续5天的采访中,每当提起韩流文化对中国消费者认知和购买韩国产品的影响,韩国的企业家都能举出许多身边的例子。对于韩流与汉风之间的关系,郑淳元建议结合两者的积极因素,形成东亚新文化符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