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师一牧场,知道张永进的人不多,但说起“喜喜连长”,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喜喜”是张永进的乳名,他2岁时随父母从老家甘肃张掖迁到一牧场,一直生活工作在这里,如今已58岁了。“一牧场是我的家,昆仑山区的各族群众就是我的亲人。”他说。
一牧场距和田地区策勒县城约110公里,是兵团最偏远的团场之一,所属连队分布在海拔2100米至4500米之间的山区,少数民族职工占87%。
在这里,张永进放过牧、养过羊,当过兽医、卫生员,担任过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和连长,现在是政法办主任。
无论做哪种工作,张永进都尽职尽责,一心为民。在职工群众眼里,他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就连周边十里八村的少数民族群众提起“喜喜连长”,都会竖起大拇指,道一声“亚克西!”
盛夏时节,记者到办公室找他,连吃3次闭门羹。张永进的同事刘晓勤告诉记者,“‘喜喜连长’忙得很,在外面处理事情呢。要是你看到一个身穿迷彩服、个头不高的大叔,那就是他。”
记者辗转找到张永进的时候,他正和人交谈。原来,水管站职工放水浇地,没想到把艾力家的3只羊淹死了,双方都提议找“喜喜连长”协商解决。经过调解,艾力获得了补偿,大家又都各自忙工作去了。“‘喜喜连长’办事公正,责任心强,我们都愿意找他解决问题。”艾力说。
在连队担任卫生员时,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张永进刚入睡,便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快……快……救救孩子!”职工巴格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小孩发高烧一直不退,全身发抖。”
情况危急!张永进赶紧随巴格尔往他家赶。此时,积雪已没过膝盖,而巴格尔的家在海拔3200米的山上。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目的地时,已近半夜。经过紧急治疗,孩子的病情控制住了。此后,张永进又在巴格尔家住了几天,直到治好了孩子的病才下山。
有一年冬天,连下了3天大雪,断了路,有些职工家里也断了粮。张永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自己掏钱买馕,装满了一辆毛驴车,赶车上山,挨家挨户送。“‘喜喜连长’来了,喜事就来了。”渡过难关的老乡们欢呼。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喜连长”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故事也越传越远。一次,张永进去和田市办事,在返回的长途客车上,邻座乘客说,“我知道有个‘喜喜连长’,听说他为人特别好,对咱们维吾尔族群众也特别关心。”随后,其他乘客也你一句我一句称赞“喜喜连长”,却不知,“喜喜连长”就坐在他们中间。
“我在昆仑山区生活工作了50多年,我是这里发展的见证人,民族团结的见证人。”张永进说,“一牧场就是一个家庭,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要与其他成员一起努力,把它建设得更加和睦、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