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三餐不忘悯农句,殷富犹思贫困人。
作 者:王莹(山西)
书 法:田永庆
扫一扫,更多信息和体验
6月26日凌晨4点,整个校园还在沉睡中,赵江满就和采购员开着学校的小面包车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40多公里外的甘谷县城。
赵江满是甘肃通渭县常河职业中学的总务主任。每周一,他都会和几名学校领导轮流去甘谷县为学校食堂采购食材。“我们离通渭县城比较远,所以,采购蔬菜一般都去邻近的甘谷县蔬菜批发市场,要赶在早上7点市场关门之前把这周的蔬菜都买全。”已经习惯了这份差事的赵江满呵呵一笑,“要让学生娃们吃上新鲜有营养的饭菜,就得去批发市场赶早集,平均1斤菜能便宜五六毛钱,省下来的钱能多买好几样菜。”
常河职业中学地处通渭县干旱山区,是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农村职业中学。由于高考已经结束,校园里要比往日冷清一些。
“学校现有1080名学生,其中420人在学校食堂吃饭。”校长张振东告诉记者,在他们这样的边远山区,农村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很普遍。尽管很多学校都建了自己的食堂,但由于大多采用对外承包方式,饭菜的质量和价格经常难如人意,“更让人担忧的是,学生无法按需就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2012年,为改变这一现状,常河职中将学生食堂纳入学校管理,通过自主经营,大力落实“节约办好食堂”的措施。
在常河职中,黑板报上、宣传栏里,随处可见“勤俭节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语。绕过教学楼,食堂就在后面的几排平房里。走进食堂,记者看到迎面的墙上贴挂着详细的食堂管理规定。张振东说,为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常河职中建立了由校长、副校长、总务主任和采购员组成的采购小组,每周先由炊事员和最了解食品价格波动的采购员列出清单,再到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购,确保原料新鲜、安全、低价。经测算,通过科学采购,如今校办食堂的成本已经比最初降低了8.5%左右。
“以前浪费严重,除了因为管理不善和节约理念传播不到位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饭菜质量上不去。学生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越是吃不好就越觉得亏嘴,然后就会多买,越多买就剩得越多。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成本压下来,然后用省下来的钱把饭菜质量提上去。”张振东带记者走进食堂的储物间,指着码放整齐的新鲜蔬菜和存放熟食的大冷柜说,“每名学生平均每天10元钱,学校一分钱不挣,保证都吃进学生娃们肚子里。”
除了提高饭菜质量,食堂还在饭菜形式上做起了“节约文章”。常河职中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征求学生对饭菜质量的意见,根据学生口味科学合理制订食谱,尽量使饭菜更加多样化,争取让学生爱吃、吃好,做到“光盘”。
在干净整洁的厨房里,炊事员赵继峰忙着往一个大盆子里打鸡蛋,旁边的助手在切豆腐。“今晚吃烩菜,学生们都爱吃。”常河职中自从办食堂就聘请了赵继峰当厨师,这个当地的中年汉子乐呵呵地说,“我尽量变着花样给学生娃们做,饭好了他们也爱吃,浪费少多了。”
此外,在调查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常河职中还成立了由家长、教师、学生组成的学校膳食委员会,对食堂从食材采购、加工、发放、用餐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杜绝浪费。张振东说,学校还通过学生互相监督、学生会节俭员监督、值周教师义务监督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和用餐浪费现象,按量用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在校园日渐形成。
在食堂门口,记者看到一块小黑板一分为二,右边写着一周的食谱,左边只有“曝光台”3个粉笔字。“浪费严重的学生就会上这个‘曝光台’,最多的时候每天有10个人,现在基本没有了。”张振东告诉记者,以前食堂每天剩饭有40多公斤,现在已减少到2公斤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省下2万元左右。“我们对食堂餐厨垃圾也有专人收集和分类处理,还组织职业班学生开展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比赛,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们的节俭意识。”
常河职中还开展了“勤俭节约之星”的评选活动,职高二年级学生孙岩就是本周的“节约之星”。“我们这儿干旱缺水,洗脸水我用来洒地,尽量做到一水多用;打饭的时候,我会按饭量让师傅盛饭,尽量做到‘光盘’。勤俭节约对我们来说,是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孙岩说。
网友话节俭
@无名:
食堂节约,这要赞一个!
@木偶:
简朴的环境、简朴的学生、简朴的生活,知足常乐、笑口常开、友谊常伴、幸福长存。
@李文升:
学校食堂,核心是饭菜的安全与质量,而不是设备有多么的高大上。
(李盛丹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