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证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资金来源、持股方式和锁定期等方面均有所放宽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政策“落地”
本报记者 何 川

在沪指徘徊在2000点附近之际,A股市场迎来重磅利好。近期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股票来源,以及持股期限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有助于增加员工福利、改善公司治理,促进公司实现市值管理,但后续需要优化其税收政策和资金来源等问题。

新版本亮点频出

其实,员工持股计划并不是个新概念,早在2012年8月证监会就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但此后一直未能正式落地。“从前后两个版本的对比来看,员工持股的资金和股票来源,以及持股方式等方面有着显著改进,这与国际惯例更为接轨,也更具有可操作性。”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说。

资金和股票来源上,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只允许来自于12个月公司应付员工的工资、奖金等现金薪酬,以及从二级市场购买。最新的指导意见中,前者增加了“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后者增加了“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股东自愿赠与”、“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等。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最新的指导意见中,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并不包括优先股、可转债等,未来这些有望会被纳入职工持股中。在持股方式上,征求意见稿要求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锁定期为36个月,而指导意见中,除了以非公开发行方式的期限要求为36个月之外,一般锁定期仅为12个月,这更显得人性化。

“与此前已实施多年的股权激励相比,员工持股计划面向全体员工,并遵循自愿参与原则,这也将有助于增强其吸引力。”桂浩明说。

面临较多挑战

实际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新“国九条”都明确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后者更是在“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段落之后,明确要“允许上市公司按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持股计划”,那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有何作用?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在上市公司中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职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并且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在内部决策中起到监督作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司能通过员工持股强化市值管理能力。此前广汇能源曾拟成立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推出后公司股价最大涨幅超过20%。近期万科A的盈安合伙人频频增持公司股份,也表现出员工持股能增强对公司的掌控能力,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但在操作层面上,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依旧面临着较多挑战。在政策衔接方面,指导意见明确,上市国企和央企需要等待国资委等部委的有关要求,而金融类国企则需要财政部的规范。另外,证券交易所、登记结算公司等还需发布相关配套措施。

从国际经验看,成熟市场上针对员工持股计划享受税收优惠。“由于指导意见中缺少员工持股的税收优惠等具体条款,或导致其吸引力大打折扣,期待这一政策能在未来逐渐落实。”李大霄说。

桂浩明认为,在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上,海外市场还可以通过银行信贷、养老金等渠道,但国内规定金融机构不能贷款买股票,如果仅凭员工的合法薪酬,将对其持股资金量构成较大制约,其利好效应也会相应收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