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立平台 简化审批 高效监管
加工贸易废料实现规范交易
本报记者 顾 阳

对外贸易中,“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产生的边角料、副产品等废料往往仍具有一定价值,必须按规定办理相关纳税手续后才能内销。而在处理这些废料时,常常存在价值认定难、管理不规范、环境有污染等问题。

苏州是我国最主要的加工贸易基地之一,“十一五”期间,苏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651亿美元,加工贸易废料实际市场交易规模每年达50亿元。在当地,各类回收企业鱼龙混杂,“挂靠经营”、“套牌经营”等无序竞争十分普遍,个别企业逃避税收监管,导致国家税款隐性流失,一些有毒废料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如何让加工贸易废料处置在规范交易的基础上进行绿色处理,实现企业政府社会的三方共赢?在南京海关、苏州市政府等多方努力下,一个集“市场运作、部门联动、透明交易”于一体的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应运而生——2013年1月1日,苏州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加工贸易废料进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新阶段。

据悉,该平台以政府购买公共产品的方式,向交易双方提供免费服务,倡导加工贸易企业将废料上平台交易,由废料回收商进行竞拍,平台对整个交易予以全程记录,及时公示交易信息,并阶段性向社会公布产品价格指数。

“刚开始我们是持观望态度的,但参与后发现,废料卖给谁、价格多少都由市场竞价决定,而且拍卖价格还作为海关核销补税的依据。”志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报检员武一迎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每年产生废料4390吨,去年累计成交金额达2169万元。

在把废料交易还给市场的同时,政府在高效监管上下足了功夫。为此,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加工贸易废料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及操作细则,协调海关、监察、环保、公安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废料市场化交易共管,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弥补条块分割缺陷。

据介绍,企业如有废料需要处置,须先通过平台提出内销申请,审核通过后由网络向社会发布转让公告,公开征集受让方;符合条件的处废企业通过网络系统提交申请,支付保证金后,获得竞价资格,并参加交易中心组织的网络竞价。竞价完成后,双方订立买卖合同,交易中心出具鉴证报告,以此作为向海关核销补税的依据。

在沪士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财务处经理李可欣看来,平台还解决了很多部门和企业感到头痛的问题。沪士电子产生的废料有固体和蚀刻液两种,原来申请处理加工贸易固体废料时,需要到海关、环保等几个部门进行审批,而金属蚀刻液属于危险品,审批部门数量更是多达10个,由于部门间条块分割,无形中增加了企业仓储、资金等成本,对于废液等难以保存的危险品而言,更是放大了环保隐患。

“在海关推动下,我们加入到加工贸易废料平台后,所有审批事项全部改为电子化联网办理,部门间数据实时互通,只需在办公室轻点鼠标,就能顺利完成全部交易流程。”李可欣说。

更多像沪士电子这样的加贸企业从中尝到甜头。“过去处理废料,市场信息不对称,一家家去找回收公司比价费时又费力。出于成本考虑,通常就附近几家回收公司中确定买家,价格上往往不尽如人意。”日月光公司运输管控部经理童赣皖说,自从平台启用后,最多时一周接待了十几家到厂接洽的废料回收商,废料在公开竞价中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