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丝路”要写绿色篇章
本报记者 王 晋 熊 丽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如何,能够承载多大的人类开发强度?沿线工业化、城镇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生态安全将产生何种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将带来哪些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建设模式和措施来防范这些生态环境风险?”

日前,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正是来自沿线17个国家和联合国机构的200余位与会专家共同探讨的话题。

生态环境问题制约区域发展

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方文化、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的通道和桥梁,如今已成为连接亚、欧、非大陆的战略大通道。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得到了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董锁成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既是世界战略资源宝库,油气、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富集,其生态环境又相互影响,形成了自西向东的空中沙尘和污染物输送通道。

孙九林院士指出,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西部及中亚、中东等地区荒漠化、水资源危机加剧,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在丝绸之路复兴的进程中,伴随沿线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人地关系将更趋紧张,其生态环境风险必将明显加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正在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共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盟长冯玉臻表示,阿拉善盟将着重发展符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求的六大产业,即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新型装备制造业、沙产业、旅游业和物流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甘肃省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说,在张掖的几大发展目标中,“生态文明大市”排在首位。张掖着力维护人工绿洲(农田)和天然绿洲(湿地)的平衡协调,以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跨国科技交流与合作

与会专家认为,建设“新丝路”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依靠科学技术。开展沿线国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广泛研讨和国际合作,有助于应对各国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建议,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俄罗斯联邦议会议员兼议长助理杜勒霍诺夫院士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连接了欧亚非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希望科学家们能共享研究成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董锁成建议,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跨国共建、合作共赢机制和行动计划。一是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二是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沙漠化治理技术合作;三是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合作。

会议发出倡议,团结、发展、集合各国科学家的力量,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为“新丝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想库支撑,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